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8章
    如今这冷落疏远的模样,是他从未见过的。
    李瑞杰眼神飘忽,下意识看向一旁面带笑意的沈棠,心中陡然升起一丝明悟。
    难道就因为他指责了沈棠不成?
    不过是一个不够柔顺的女子罢了,又不是能传承子嗣的男丁,如何连说句重话都不能说了。
    李瑞杰不甘地攥紧拳头,心中有些嫉恨,抿着唇不愿意道歉。
    一旁的沈絮见儿子委屈,对沈棠的顾忌一扫而空。
    气愤地说道:“你们父女俩这是做什么,是要欺负我们娘俩孤苦无依不成?”
    “我今日就把话撂在这里了,我们已经派人回去收拾东西,从今日起,就要在这里常住。”
    这理所当然的态度,让一旁未曾出声的许姨娘都忍不住开口。
    “姑奶奶莫不是忘了,李瑞杰姓李,是李家的子嗣,不是我沈家的少爷。凭什么常住沈家?”
    沈家的一切,自该由夫人的子嗣继承才是。
    沈絮被人反驳,顿时面色不善,狠狠瞪着许姨娘。
    怒斥道:“你不过是卑贱的妾室,主子说话,哪里有你插嘴的份。”
    许姨娘蹙了蹙眉,碍于身份,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就在此时,身前人影一闪,左手被温热的手掌握住。
    沈棠挡住沈絮咄咄逼人地视线,薄唇淡扬,眉峰冷峭。
    “谁说许姨娘做不得主,如今在这沈家,许姨娘就是后宅的管事。自然有她说话的份。”
    “沈府如今就是这样的规矩,若是姑母不喜,不如早些归家,也省得碍了姑母的眼。”
    沈棠的语调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再加上沈焱默许的姿态,沈絮心里一凉。
    如今夫君被三殿下牵连入狱,还背上了贪污行贿的名头,想要脱身几乎不可能。
    最好的结果,也是被流放千里,这辈子是别想翻身了。
    若是回到李家,两人都会被李府拖累,杰儿更是再无出头之日。
    沈府如今是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绝对不能放手。
    沈絮与李瑞杰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下一刻,沈絮扔掉所有贵妇人的仪态,跌坐在地哭天抹泪起来。
    “苍天啊,哥哥你纵容她们欺负我们娘俩,真是不给我们留活路了啊!”
    “都是沈家的子女,沈府的一切本该有我的一份,我就算与杰儿常住又如何?”
    “更别提,杰儿孝顺,心疼哥哥日后无所依托,愿意改姓成为沈家的子嗣,日后帮哥哥摔盆打幡。”
    “哥哥不领情就罢了,还要误解孩子的一片心意不成?”
    沈絮刺耳地声音,让沈焱眉头紧皱,厌烦地向后退了几步。
    声音冷沉地低叱道:“胡说八道!”
    “我就算日后身死,也有棠儿为我送终,哪里用得着劳烦一个异姓侄子。”
    “这改姓之事更是不要再提,我沈焱这辈子,膝下有灵韵为我诞下的子嗣足矣。”
    正在哭嚎的沈絮声音一顿。
    她不可置信地抬起眸子,尖声道:“哥哥你才是脑子糊涂了!”
    “你如今没有男丁继承,是想我沈家绝后不成?”
    第150章 沈絮暴出惊天秘密
    “绝嗣?”
    此言一出,沈焱彻底沉下脸色。
    “我沈焱虽然膝下没有儿子,但还有棠儿这个亲生血脉,如何算得上绝嗣?”
    “一个不值钱的丫头片子,难道你还指望她传承沈家不成?”沈絮语气鄙夷。
    沈棠简直觉得好笑,“难道姑母不是女子不成?既然这么看不起女子的身份,又何必回来争抢沈家的产业。”
    “说起来,姑母不过是利己罢了,只喜对你有利之事。”
    沈絮被说得面色难堪,却不愿服输,白眼一翻。
    蛮横道:“那又如何?我不愿与你讲这些。”
    “如今事实摆在眼前,沈家就是没有男丁继承,杰儿愿意雪中送炭,你们应该感激才是。”
    她这副倨傲的模样,好似李瑞杰多长个部件,就高人一等一般。
    沈棠再也忍不住,嗤笑出声。
    直截了当道:“就算父亲需要男丁继承沈府,也不会选择表哥。”
    “我杰儿也算流着一半沈家血脉,如何不能选择杰儿?”沈絮眉梢高高挑起,气恼道:“杰儿都已经愿意改姓了,你们还有什么不满的?”
    她一副屈尊降贵的模样,暗暗责怪沈父他们不知好歹。
    沈棠沉下眉眼,一双眸子似笑非笑。
    “别说李瑞杰是姓李,就算他姓沈,父亲也绝对看不上他。”
    “他身为男子,一不曾建功立业,考取功名。二心性不定,大把年纪只知晓沉迷女色,浪荡好色。”
    “这样的品性,若是让他继承家业,不用数日,沈家便败落了。还不如把财产尽数捐献,至少还能留下美名。”
    此言一出,李瑞杰脸色涨红,羞恼道:“沈棠!你一个女子,未免太尖酸刻薄了些?”
    “你不过就是怕我继承沈家,抢走了属于你的利益,才刻意抹黑我罢了。”
    “这样小肚鸡肠的妇人,简直是女子之耻!”
    沈棠像是听到了世上最大的笑话,嘲弄地扯动唇角。
    “李瑞杰,说我抹黑你,你也配。”
    “我就算是个女子,也知晓拼尽己身,在百姓受苦之时伸出援手,也正是因此,才被陛下数次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