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7章
    此外这张专辑里有我最爱的《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这是很罕见的早期乔琳承认脆弱的时刻,真的字面意义上拯救了我的生活。
    另外,首专《非法宿醉》堪称另类摇滚入门必听,听感好,噪音墙厚厚的也很顺耳,旋律更是没得说,歌词还很贴近青春期生活,但凡15到28岁都逃不过的歌词,几乎是把当时噪音摇滚和迷幻摇滚最好的技术拿来写流行乐,能不迷倒你算我输!
    当然,如果你自诩不需要入门了,那三专《做人》就是必入的,真正意义上的雅俗共赏,横跨多个流派,让你彻底明白紫绒为啥在技术性上没有任何喷点,还能活得像个pop乐队。更可怕的是这张双碟还很先锋,《宇宙恐惧症》一响,足以high到让你忘记这是90年代的氛围音乐,无论从技术还是艺术性上讲一点年代感都没有,简直引领潮流的那种。
    《做人》里还有《再见,拉斯维加斯》这首梦泡中公认最伟大的歌曲之一。这歌有多好呢,打个比方,有乐评说“其他乐队拼了命地得靠违禁精神药物和60年代音乐实现这种效果,可紫绒生来就在天堂”。
    还有现在已经是欧美派对金曲的《深夜电话》和体育场大合唱《醒来》,更别提每个美国人都绝对听过的《我们乘风去》了。
    《做人》是1996年《滚石》年度最佳专辑,虽说《滚石》审美很土很直男,但是这个分量是绝对不轻的。更别提格莱美的年度专辑和最佳摇滚专辑了,大家都明白这评价不一定是你心目中最好的,但绝对不是水出来的。
    总体上,这三张专辑连起来听有种在探险的感觉,你会感觉自己在一艘舢板小船上,顺流直下,冲入你不该去的大海,在波涛汹涌中死命挣扎。在这惊心动魄的旅途中,乔琳美丽的歌声一直像是灯塔一样指引着你,将所有松散的主题收拢在一起,然后带你直抵她创造出的应许之地。
    但要说更能制造出颅内高潮的还得是紫绒接下来的第四张专辑《乌托邦余烬》。
    不过在说这张专辑前,有必要指出一件事,三专结束后小牛跟紫绒的合同到期,各大唱片公司早就开始向紫绒求|爱。他们这时候不仅是20世纪商业意义上最大的摇滚乐队之一,而且在艺术地位上也真正跻身了最伟大的摇滚乐队行列,因此有不少公司的报价非常夸张,其中最为夸张的还要属小牛的母公司华纳。
    华纳这时候处在风雨飘摇中,又跟小牛唱片关系一般,绝对不能失去紫绒的影响力,于是他们开出了巨额支票——史上最大的唱片合同!紫绒最后同意了,拿下了这份估值八千万美元的合同,同华纳一起成立了紫绒自己的厂牌巴比伦。
    被签入华纳后,紫绒交出的第一张专辑就是《乌托邦余烬》。在一千万美元预付费的支持下,乐队这次想要疯狂探索摇滚乐未来的手又按耐不住了,于是他们开始探索弦乐、嘻哈节拍、funk与摇滚之间的美丽结合,乔琳开始进一步拥抱自己的古典背景,将整张专辑在音乐性上推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这可是张在全球狂卖2000万张的情况下还能被婊叉打十分的神专!我记得有个采访里blink-182乐队的贝斯手说他不同的情况下买了18张《乌托邦余烬》,就因为他太喜欢专辑里那种和谐到完美的编排了。
    这张专辑还被《滚石》列入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50张概念专辑”列表。它讲述了一个离婚故事,讲述人与人如何相遇、相知、相恋,如何互相伤害,如何反复折磨彼此,如何失望到绝望,最后又如何将记忆埋葬在河谷与沙漠中的故事。
    不过,也有人说这张专辑里包含了一些很有前瞻性的政治内容,将它跟乔琳导演的政治讽刺喜剧《尾巴摇狗》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一种可能的解释。
    我还记得这张专辑里有首歌来自20世纪初诗人西维娅·普拉斯的作品《疯女孩的情歌》,真的让人心碎:
    “我合上眼眸,世界倒地死去,
    我抬起眼帘,一切重获新生,
    你可能是我脑海里的幻象,
    我曾幻想你如约归来,
    但我老了,已经忘却你的姓名,
    你应该是我脑海里的幻象……”
    就像歌词本身体现出的那种郁郁葱葱的幻梦感,这张专辑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将现实生活升华为一种神秘主义的舞蹈,足以在生理上给听众制造一种高潮。
    乔琳曾经说过她几乎把心都剖给这张专辑了,它几乎摧毁了她的个人生活,摧毁了乐队的关系,可尽管如此,这也是张她最喜欢的专辑。
    是的,在录制这张专辑期间,乐队内部第一次爆发了激烈到无法停止的冲突。可惜相关内幕网上不多,紫绒的官方传记也只说了工作矛盾这方面的内容,但没说其他的。
    与此同时,乔琳的婚姻生活也不太顺利,她同丈夫、绿洲乐队的吉他手诺有缸秘密分居了。
    可能就是这种痛彻心扉的感觉让这张专辑抵达了这样的高度,在专辑录制结束后,紫绒休息了大半年。
    紫绒休息期间,乔琳去拍了她筹备了两年的电影《双重危机》,又在《天才雷普利》和《木兰花》担任行政制片人。期间她跟英国男演员杰克·达文波特传出绯闻,双方立刻否认,绯闻就此终结。不过她跟丈夫诺有缸秘密分居的事也就此曝光了,这件事网上信息不多,但据亲历过当年小报盛况的粉丝回忆说诺有缸和乔琳对此完全保持沉默,任由外界狂风暴雨也不发言,总之是一片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