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章
    最佳弟弟此时早已跑去机器人那边,趁对方不注意一把拿过自己手机。
    手机那边妹妹还在絮絮叨叨:“我原谅你啦,下周我过来找你好不好?你要记得要跟同学打好关系,不要再跟高中一样,装乖一点总归好的,这点可以学学我哥,虽然也不是什么……”
    “不是什么?”宋其松问。
    妹妹立马噤声:“啊哥是你啊。”
    宋其松挑眉继续问:“你刚刚说不是什么?”
    妹妹打哈哈:“也没有什么啦,正夸你呢。”
    宋其松难得心情好,就算知道言外之意也不针对,只是说:“下周你大学不是都开始上课了?来什么来,先把你自己的事做好再说。”
    说完就挂断电话。
    妹妹:“……”
    程霭之忍无可忍,咬牙切齿:“宋其松。”
    宋其松才不计较,插兜转身,动作干净利落:“叫大舅哥。”
    程霭之:……
    好,宋其松想,更开心了,原也说得确实都对,不喜欢就不喜欢,讨厌就讨厌,讨厌又怎么了?
    反正原也又不讨厌自己^^
    -
    玩到最后,比烤肉还更熟的是杨子胥和向时齐,两人简直一见如故,临别前几乎各大社交app都加了个遍。
    甚至向时齐还约了杨子胥周末去打网球。
    相比之下,跟大家最不熟的还是原也,拢共跟宋其松的同学就没有说过几句话。
    杨子胥真的努力试图打破过这种氛围,但破着破着到后面他甚至开始怀疑这是不是一种诅咒。
    经常就是他叽里呱啦说完一堆后对方微蹙着眉头朝他点头,话也算说了,但只有一个字:“嗯。”
    这其实还好,跟机器人要找指令才能对上话来比,这款死宅男看着好接触多了,就是旁边那个时常对他幽幽的眼神直叫杨子胥心里发毛。
    很显然,他当然也抗议过:“松哥,你总盯着我干嘛啊?”
    “没有啊,你看错了。”宋其松轻飘飘否决,垂下眼睛还给烤肉翻了个面。
    杨子胥半信半疑:“真的吗?”
    宋其松耸肩:“真的。”
    杨子胥相信了,毕竟他松哥人品不是盖的,继而转头又拉着原也说说说。
    原也简直生无可恋,手里烤串根本还没吃几口,就得停下来要求自己全神贯注听杨子胥说话。
    杨子胥说话快,蹦字速度更是惊人,往往还伴有肢体动作,慌得原也往后撤了好几步,生怕打掉自己的食物。
    这么一来二去,杨子胥吐出的字便在原也耳朵里全变作一串乱码,原也听了,但也只是听了。
    也许是自己发呆表情太过明显,也许是松子察觉到自己的求助意图,终于在杨子胥第三遍问他;“怎么样,我做的够帅吧。”的时候出手将他解救。
    “我找哥有点事。”
    杨子胥堪堪顿住:“啊?怎么走了?什么事儿啊?”
    他刚刚才说到故事最精彩处呢,听不到这该多可惜。
    宋其松抛下两个字:“私事。”
    杨子胥便乖乖闭嘴,转头又抓来一个小娃娃,那小男孩刚吃完一根薯条,嘴边还留着番茄酱的痕迹,就听见对方问自己想不想听奥特曼的故事呀?
    小男孩哐哐点头:“想想想!”
    对于原也来说,最可怕的绝对是杨子胥,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程霭之跟他比起来甚至算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时正是临别前,杨子胥依旧活力四射到处找人交换微信,刚应付完他的原也还没从社交疲惫的状态里回过神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那声音冷冷的,像是没有其他声调。
    “我记得你。”
    原也抖了一下,脑海里刹时闪过自己看过也拍过的各类凶杀剧。
    先他一步的是松子的声音。
    “记得什么?”宋其松冷声问,不动声色挡在原也身前。
    原也趁此机会小小呼口气,转过身才发现说话的原来是程霭之。
    程霭之继续说:“你是不是演过《玩偶大逃亡》里面那个头发卷卷的小孩?”
    原也明显一愣,呼吸也跟着慢半拍。初中之后他就不再拍戏,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模样气质也与小时绝不一样,到了现在,几乎没有人会认出他。
    原也几乎下意识摆出笑脸,话还没开口,却是被宋其松先截了去:“管你什么事。”
    程霭之没理他,照旧一字一蹦说:“我们全家都很喜欢你拍的电影。”
    废话。宋其松想,谁会不喜欢小时候卷毛蹦蹦跳跳大喊冲吧玩具们的小王子呢?
    不喜欢才有鬼。
    “啊。”原也眼睛胡乱眨,看天看地看宋其松就是不看程霭之,睫毛慌乱得像扑腾的鸟,好半天才回:“谢谢。”
    这话干巴巴的,原也又补上一句更为磕巴的:“谢谢喜欢。”
    谢谢喜欢,但是原也讨厌喜欢。
    按以往经验这时候对方都会摆出一副很可惜的样子问你后面为什么不继续拍了呢?
    为什么呢?
    原也也想知道。
    明明以前入戏如同吃饭那般轻易,怎么突然一下就像不会用筷子了那样,饭在眼前,记忆在脑海,但就是动不起来,浑身僵硬,五感在那刻似乎尽失。
    木头样的、呆愣的。
    在拍完那场封存至如今的戏后,导演最后说:“你的那股气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