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俘虏的独孤怀恩也“趁乱逃回”了秦王阵营。
不久后,宋金刚猜测出秦王李世民的战术,对方一方面意图拖垮己方大军的锐气,一方面想要铲除自己在夏县、河东蒲州的两处备用援军。
刚好在这个时刻,河东蒲州面对唐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宋金刚便暗中再派尉迟敬德、寻相率领精锐骑兵增援河东郡蒲州守将王行本。
李世民在打战的过程中是非常注重侦查和情报,所以宋金刚这波暗地里派遣行军的动静还是没能瞒得过李世民,并且这也跟李世民为什么选择驻扎在柏壁这个特殊的位置有关。
柏壁位于高地的一角上,南面是大山,可据险而守,而北面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视野良好。北面一公里的位置就是汾河,大军取水非常方便。
另外来自晋阳的官道在柏壁东北的绛州分为两条,驻扎在柏壁能够同时扼住这两条主干道,所以宋金刚的任何风吹草动,李世民立刻便能知晓,并且李世民从小在山西长大,对山西周围的地理十分熟悉。
李世民察觉敌军的动静之后,立刻预判了尉迟敬德想要故技重施悄悄绕路去增援蒲州的王行本。他也故技重施,亲自率领了步兵、骑兵一共三千人连夜奔袭,提前赶到安邑附近埋伏,成功将尉迟敬德德军队给拦截了下来。】
尉迟敬德挠挠头,颇有些不好意思。
秦叔宝双手抱胸,肩膀轻轻撞了撞对方,他低声道:“怎么样?当年我可是将你打得节节败退,大破你的军队。”
“放屁,那是其他人拖了咱的后腿,真要论单打独斗,你根本打不过咱。”尉迟敬德虎目一睁,瞪着身旁的秦叔宝。
“呦……也不知是谁被策反了。”秦叔宝笑道。
尉迟敬德:……
【李世民打得尉迟敬德猝不及防,尉迟敬德只得与寻相二人仓皇而逃,其余部众皆系数被擒。
一连两次伏击战的胜利,终于一扫唐军之前在河东战场的屡战屡败,将士们士气大盛,想要趁胜追击,于是纷纷向李世民请求要与宋金刚决战,他们不想要再对峙下去了,想要速战速决。
李世民一惯的兵法是“谋定而后动”,时机未到之前,他从来都不会轻易出战。
这次也是一样,面对将领们的请战,李世民分析给他们听,说,宋金刚孤军深入,手下的士兵们精锐强悍,而刘武周占据着太原,以宋金刚占据此地为屏障,然而他们却没有足够的粮草,军队的补给都是靠劫掠为主,所以他们需要速战速决。
针对敌军目前的情况,李世民道,我们只需要坚守阵营,挫其锋芒,再分兵攻打汾隰二州,冲击他们的要害之地,等待对方的粮草耗尽自然只能退走。
所以我们应该等待时机的到来,而不是轻易被情绪影响着出战。
很难想象,当时的李世民才二十一岁,便有如此稳定的情绪,无论情势多么危急,他都能以客观、冷静地目光分析整个战场的局势。
李世民计划落实他一贯的“先防守后反击,再长途奔袭”的作战方针,而他的部将也纷纷听从了李世民的决定。
于是唐军继续坚守柏壁一县,另一方面斩断宋金刚和吕崇茂、王行本之间的联系。
公元620年的正月,唐军派遣秦武通攻打河东郡,坚守了两年有余的蒲州蒲坂城因着尧君素被杀的内耗,已经没有力气再抵抗唐军了。
河东郡的王行本因着与宋金刚的联系被李世民斩断,所以他等不到宋金刚的援军,只好打开了城门向唐军投降。】
说到蒲坂城,李渊的脸色顿时一沉,他可以容忍臣子违法,或者受贿,但是绝对无法容忍臣子想要谋反。
刘文静是如此,裴寂……亦是如此。
曾经刘文静之后,裴寂也曾被人告发意图谋反,他迅速将人下了狱,只是后来查证的时候,发现他确实没有谋反的意向,他这才假意说,将裴寂下狱只是做给其他人看的。
李渊:“独孤怀恩……真是胆大包天,万死难辞其咎。”
李渊气急,他当年差一点儿就登上了那艘船前往蒲坂城。
【独孤怀恩接管了蒲州蒲坂城,李渊在长安的时候获知河东被攻克下来后,非常地高兴,立刻便决定要亲自前往监斩王行本。
之前我们说过,永安王李孝基那一伙被俘虏的人中有个叫唐俭的,打了败仗逃回宋金刚身边的尉迟敬德在唐俭的嘴炮下,偷偷释放了一部分的唐军俘虏。
李渊登船要渡过黄河的时候,被尉迟敬德俘虏的晋阳元勋刘世让逃了出来,他赶到李渊的面前告发了独孤怀恩要谋反的事情。
独孤怀恩的身份比较特别,他是独孤信的孙子,李渊的母亲是独孤信的女儿,这哥两就是表兄弟的关系。因着这层关系,李渊是非常信任他的。
曾经在韦义节屡屡攻不下河东时,李渊便派独孤怀恩代领他李渊去攻克城池,但是没想到独孤怀恩上任之后,也攻不下来,李渊便对他多有责备,所以独孤怀恩因此新生怨恨。
并且李渊也是口无遮拦,他曾经笑着说过,“弟姑子悉为天子,次当舅子乎?”
什么意思呢?就是李渊的母亲,李渊的小姨,他们的儿子都是皇帝,那下次是不是轮到李渊舅舅独孤整的儿子,也就是独孤怀恩来当皇帝了?
独孤怀恩一听,哎……这隋炀帝杨广、李渊,这两人是表兄弟,两人都是皇帝,他和李渊、杨广也是表兄弟啊,这话说得不错,下一个皇帝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