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章
    “你说,你说朕养着这帮人有什么用?这都几年了,边关的战事无所寸进不说。这群老家伙竟然还有脸找朕要这要那,真当朕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不成?”皇帝气不打一处来,说话自然也不带客气的。
    他身边伺立着的公公这才抬起头来,如果此时陶溪在这里,一定会惊讶万分,因为此人面熟,可以说算的上是有一面之缘。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在泓文书肆中见过的面白无须富态中年人。当时魏东篱介绍只说姓徐,让人称之为老徐。
    而他真正的身份却是皇宫中身份地位最高的宦官,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与皇帝从小一起长大的徐公公。
    “皇上勿要气坏了龙体。”面对皇帝的怒火,徐公公不紧不慢的宽慰道。
    皇帝闭了闭眼,“北边泥足深陷,南边各种灾情奏报,都是要人要钱,就没有一件能让朕省心的。”
    徐公公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多做评价,只能闭口不言。
    过了一会儿,就听见皇帝又轻声道:“徐大伴,你说朕是不是做错了?”
    这下子徐公公也不敢不回答,战战兢兢的道:“陛下圣明之君……”
    皇帝睁开眼睛,哼了一声,“什么圣明之君,别人来这一套,你也来这一套?”
    徐公公“噗通”一声跪下,“陛下恕罪!”
    皇帝将手中的折子往他头上一扔,没好气的道:“恕罪?恕什么罪?你这老货,莫非还敢在朕面前耍心眼子不成?”
    “老奴不敢,只是老奴未能为陛下分忧,老奴难责其咎。陛下为了国事日夜难安,老奴看在眼里,恨不能以身代之。”徐公公抹了抹眼睛,一副愧责难当的样子。
    皇帝叹息一声,他也知道这个从小伴他长大的奴才一向忠心耿耿,“起来吧。”
    徐公公这才谢恩,从地上爬了起来。
    “徐大伴啊,魏先生当真就不愿回朝吗?你说他是不是还在怪朕?当年的事朕没听他劝,一意孤行,造成了如今这般进退两难的境地。他是早就预料到了今日之局,所以才一怒之下,告老还乡。唉!现在想起来,才知道先生的先见之明。”
    徐公公躬身道:“陛下,这次老奴去见到魏先生,言谈之间并没有怨怼之心,他也说了,之前的事都已经放下了。”
    “话虽如此,可朕都已经派人去了好几次了,他都不愿回朝。”皇帝有些郁闷。
    在他还是太子之时,魏先生便是他的老师。到后来,他登基为皇,便将魏东篱封为丞相。
    曾经他与魏丞相君臣相得,在朝堂上相辅相成,眼看着大衍国力越来越强盛。可惜后来他一意孤行出兵北地,不听先生劝告,君臣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他年轻气盛,又听人怂恿,只想着完成一桩壮举,能为世人赞许,能在史书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根本不管其他。
    而魏先生以为目前国力尚不足以支撑一场大的战争,如果能胜则不用多说,可一旦败北,那便泥足深陷,将拖累国力不前,元气大伤。因此他认为应该先整顿军务,加强军备数量,训练将士,才能打有把握的仗。
    然而,他当时意气风发,哪里听得进去这些,气得魏先生直接递上辞呈告老还乡。
    他原想着接了魏先生的辞呈,让魏先生能冷静冷静,或者是等他这个决定初显成效之后再召他回朝。
    哪里知道事情发展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样,还全都被魏先生给说中了。一晃好几年过去,北地战事陷入僵局不说,还拖累朝廷国库日渐空虚。
    如今南方又遇上了难得一见的旱灾,灾情不容乐观,可是朝廷却拿不出多余的赈灾款。
    现在他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如今朝廷中只剩下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是尸位素餐之辈。
    他想让魏先生回朝,帮忙处理朝政,解决目前的困局,然而屡次派人前去都无功而返,上次就连徐大伴去了,都没能说动人回来。
    也是因此,皇帝才会怀疑魏先生是不是还在生气怨怪于他。
    “陛下,魏先生是个有成见的,他说现在时机未到,等时机到了,自然就会回朝了。”徐公公只能尽力劝解道。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皇帝都只能选择相信。他伸出手指揉了揉眉心,心中却不住叹气,如今也只能等了,等魏先生所说的时机。
    就在这时,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响起,接着一个身姿娇俏的少女走了进来。
    听到这个笑声,徐公公微微皱眉,却又立马堆上满脸的笑,行礼道:“长公主来了,老奴给长公主请安。”
    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当朝长公主安平公主。因着是当今皇帝第一位公主,很得皇帝欢心,从小到大几乎都是有求必应,自然也就养成了令人头疼的娇蛮任性的性子。
    这安平公主一来,只怕又不得安宁了。
    安平公主看也没看一眼徐公公,径直走到皇帝面前,语气带着撒娇的责问,“父皇,父皇,你前儿个答应了平儿要陪平儿赏花的。怎么说话不算话?”
    皇帝揉揉太阳穴,对这个女儿向来是没有办法的,温声说道:“父皇有正事要忙,赏花你自己去就是了。”
    安平公主闻言生气了:“那怎么行,父皇不陪我,我一个人看又有什么意思?”
    皇帝依旧好言好语,“你不会让你母妃陪你?”
    “那不一样嘛!”安平公主拉着皇帝衣袖,不依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