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得先上少年班,然后才是分专业读书,不如等她获得更大成就的时候,来个优秀毕业生返校。
管主任说什么都不答应。
“明年,这一届毕业前夕,你再来个返场,不耽误现在上台发言。”
荣老师就是徐含殊肚子里的蛔虫。
“要是担心不会写稿子,我给你写!”
嘿,荣老师就是语文老师,对徐含殊的情况知根知底。
“还是说你需要我们把你家长找来上台发言?!”
荣老师最会退求其次了,徐含殊忙不迭答应上台。
上台讲话,不仅仅是接受表彰,最重要的是奖金呐!
徐含殊可是知道的,当初一中挖她开价就是十万,二中给的不会少于十万,要是让徐钢来,这钱指不定落到谁的口袋里。
去年买的房子今年就能拿到,徐钢的性子是绝对无法忍住不去装修和炫耀的。
装修钱可多可少,徐含殊得捂住自己的钱袋子。
也多亏徐钢年后就不在家,南下打工,梁静又母爱爆棚,整天抱着小老二转,她才能瞒住这个事儿!
原本因为竞赛一等奖,已经在学霸神坛的徐含殊,语文和英语成绩还能让其他人觉得可以亲近。
提前特招进化工大,彻底让徐含殊闪闪发光,不可直视。
徐恒衎甚至没来得及做足心理建设,跟徐含殊说一句话,表彰大会过后,徐含殊就再也没出现在校园了。
通过多方打听,结合三班人透露出的消息,才知道徐含殊已经提前进入大学校园。
徐恒衎疯狂搜索化工大信息,这个消息闭塞的小县城根本不知道什么c9,985,211,只知道原本说要去徽京南医大上学的徐含殊,去了沪市。
徐恒衎像泄了气的皮球。
以前总觉得大家都是平等的,后来徐含殊高高在上,如今,她已经高不可攀。
徐含殊的离开,梁静刚开始有点不适应。
孩子在家的时候,总觉得啥也不是,等徐含殊拉着行李箱头也不回的走了,梁静一星期没缓过劲儿来。
搭把手的人不在家,那真的是恨不得变出三头六臂。
在梁静的认知里,徐含殊虽然一直被忽视,但是真的从未离开过她身边,怎么这孩子就如此老练收拾铺盖卷走了呢!
第36章 重返校园36
三月的高校,不用军训,不用搞迎新,少年班也不用考虑学分和社团,吃住学校都一手操办。
徐含殊也不用交学费生活费,直接领饭卡被褥和宿舍钥匙。
照顾到年龄不同,少年班的孩子单独一个宿舍楼,徐含殊跟另一个十六岁的物理天才一个宿舍。
整栋楼入住率不高,都是数理化和生物少年班的,有新生也有去年来,但是没通过考核,今年再给一次机会的。
大家都很紧张,早上六点起床,吃饭上课,晚上还有晚自习,跟高中没啥区别。
唯一不同的就是学科变化,不用再学底蕴丰厚的语文,工学理学双管齐下,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工,材料还分电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精密材料……
这半年相当于一个预备役,学的还比较笼统,只要能通过期末考核,明年就可以直接跟新生一起入学正常科班,优势在于可以更快弄清楚自己的喜好和擅长项目,选择心仪的专业。
这里的老师睿智博学,本身少年班的同学年纪就偏小,老师教授们对他们格外偏疼,加上都是千挑万选选拔出来的,理解能力顶尖,讲课速度一去千里。
徐含殊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两耳不闻窗外事,从早到晚沉浸式学习,感觉前所未有的充实。
她再也不用跟徐钢梁静磨嘴皮子,不用考虑吃穿,不用听学校那些八卦,跟参差不齐的同学勾心斗角,这就是高等学府的魅力吧!
校园不知岁月,一晃到了暑假,考核已经结束,徐含殊顺利拿到高等学府正儿八经入场券,本硕连读,食宿学费全免,每月另外发两千五百元补贴。
导师张寒胜,国内数一数二的化学专家,科学院电子化学院士。
实验室消耗品器材敞开了用。
所有费用都是国家爸爸承担。
所有同学求知若渴,早起晚睡,不是泡在实验室就是在图书馆。
所有人都觉得这样好的机会,脑抽了才会跑出去兼职挣那块八毛,翘课跑去旅行。
本来想逛逛沪市的徐含殊:……
电子化学只是一个细则类目,跟电子产品一样,适用范围包括一切智能设备。
徐含殊选择的导师本身在研究的课题就对口,知道大致过程,知道结果还不够,她还需要系统学习,把细节吃透,再通过无数次模拟实验,确保万无一失,才能以成果示人。
这期间要花费的钱财,无法衡量。
忙碌到八月中旬,家里来电话让她回去一趟。
徐含殊也觉得该回去一趟了,不知道大家都过得怎么样,徐恒衎,孙荣,李秋月,还有林思思……
不过小半年时间,徐含殊就已经摆脱稚气,像个成熟的成年人,淡定从容,拎着简单的公文包,回到家乡。
徐钢打电话给她,是家里拿到房子要装修了,人家上大学都有升学宴办,没道理徐含殊考上那么好的大学,徐钢不收这一大笔礼金,刚好收了钱他能用在房子装修上,到年底差不离就能住上新房,还能再办一次乔迁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