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泱泱在那日当然也感知到了释生的到来。
不仅仅是因为感知到了他的气息,还因为释生的目光太沉静了。
他的眼里没有一丝喧嚣和浮华,这样一道目光一直追随在自己身后,她当然能有所察觉。
至于释生为何还是选择和她一起前往青云宗,泱泱又怎会看不出一丝一毫。
只是归根结底,这样纯净的人,她并不欲轻易招惹。
所以她才会在释生提出要同行时说出了那番话。
当然,那番话也不过是点到为止。
泱泱并不排斥释生,甚至对于已经觉醒魔骨的魔神来说,佛子这样过于出尘的人,对她而言其实有着别具一格的吸引力。
特别是他身上的劫缘一说。
后来青云宗的事情了结,泱泱也并没有急着回魔天界,反而去了人界。
她去了许多过去沉迷于修炼时没有去过的地方。
身边则总是跟着清绝出尘的佛子。
两人隐了气息旁若无人的行走在人间,时常能看到一些新奇有趣之事。
而对泱泱而言,有一件事更是乐趣颇丰。
她越来越发现,释生是个极其平和的人,甚至从来都说不出拒绝的话语。
所以每遇到奇事时,泱泱便会问出一些即使是凡人看来都会觉得跳脱的问题。
但释生几乎没有缄默不语的时候。
相反,他每每都会认真回答。
当然,两人其实偶尔还是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只不过最终的结果几乎都是释生垂眸合掌,温声道:“沈真君所言极是,是释生偏颇了。”
哪怕泱泱已经是魔神,他也依旧习惯于称呼她为沈真君。
释生察觉不到此时自己望向泱泱时愈来愈纵容的眼神。
而被纵容之人得寸进尺,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佛子越是温和沉静,泱泱便越想知道他失控时是何模样。
当然,泱泱既然并不打算真的让释生破戒,自然也没真做什么,只是时不时言语调侃而已,受到魔气影响的本性还是稍有压制。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岁月,在一个极其普通的时日里,变故发生了。
也是在这一日,泱泱才确认原来确实有劫缘的存在。
传人界有一处名幻障谷,但凡前往之人皆会受其迷惑,产生幻觉。
尤其是对于心之神往之事,会陷入魔障的地步。
泱泱在茶楼听到消息时便有了兴致,当即前往幻障谷。
只是到了目的地之后,围着整个山谷走了一整圈,她都没有察觉任何异样。
泱泱自然觉得失望。
“释生,依你看来,为何这地界儿会有那样的传言。”
“是因为只是传言,还是因为唯我们二人不受对这所谓的迷障所影响。”
然而往日里很快便会从身后传至耳际的那道平和温润的声音,此刻却久久没有传来。
泱泱回头一看,竟见那往日如松柏一般长身玉立的青袍佛子不知何时已然落后她很远。
她飞身至他身前,这才发现不对劲之处。
佛子正紧阖着双眸,盘腿拨弄着缠绕在手腕上的佛珠,唇边不住溢出低沉的梵语。
佛子念佛语,这很正常。
不正常之处,是释生眉心那点愈加秾滟的朱砂和自额角冒出的冷汗。
与此同时,几乎是毫无预兆地,方才还晴空万里的天空,此刻却忽有乌云黑沉沉压下来,天像裂开了数道口子,仿佛下一秒就要电闪雷鸣。
泱泱俯下身,注视着释生紧闭的双眸,低喃:“这样的动静,这世间又能有几人……”
“释生,你要渡劫了吗?”
但这天象分明更像雷劫,而且显然和这幻障谷有关。
泱泱美眸轻动,手腕一翻,两人便消失在原地。
……
释生自降生起便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
思绪不再清明,反而无比混沌,佛心梵音不止,他的识海里却逐渐出现一道虚幻的身影。
有一道声音仿佛在不断提醒他:这是他的劫,他的佛心终究被她所俘获。
“释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释生从未忘记过,修成真佛是他毕生的使命。
但那道清媚惑人的女子身影,已然逐渐清晰。
女子青丝乌黑肌肤胜雪,一身似仙的素白长衫,粉黛未施,眉心红莲却媚态横生。
瞧见他之后,她便嫣然一笑,莲步轻移,款款朝他而来。
沈真君。
她有一个极好听的名字,泱泱,正如她的人,皮囊好似柔若无骨,心性却深远而透彻。
释生双手合十,长睫低低覆着,眉眼依旧清俊平和,但只有他自己知晓,他的呼吸乱了,却半分动弹不得。
女子走到他面前之后,便低下纤柔的身躯伏在了他的身边。
释生清晰地听到了她的低喃。
“释生,你为何会和我相伴这数年?”
释生微微垂下头,温声道:“释生在等待自己的劫。”
但身旁人显然觉得这话语作不得信,缠绵的笑音如涟漪一般散开。
“出家人不打诳语,佛子为何要骗自己呢?”
她缓缓攀附至他耳边,轻启红唇:“释生,你分明就对我动了情。”
说着,她靠入他怀中,抬眸看向他。
“佛子早就知晓了不是吗?只有你动了情,劫数才会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