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回禀,如平地惊雷,炸进了御书房。
皇上一下惊得蓦的转头看向大门方向。
原本被怒火气的发疼的心,狂跳不止。
前面,大理寺少卿和长公主,齐刷刷一惊。
转眼。
御书房的大门被推开。
一个小内侍急匆匆进来,“陛下……”
不等这小内侍说完,皇上直接急促道:“让他进来!”
外面。
兵部尚书衣衫不整满头大汗气息不稳的扶着门框进来。
“陛下,大沽港刚刚传来急报,有大批琉倭国战船逼近。”
消息来得太过突然。
毫无征兆。
皇上人都愣在那里,蒙住,几近喃喃自语的质问,“好好的,怎么会……大沽港是谁在守着?朕记得是……高振义?”
兵部尚书抹一把脑门子上的汗,喘着气息,道:“前镇宁侯傅矩死之后,他麾下副指挥高振义被举报贪墨军饷,被杖责五十,贬为大沽港闸官,镇守大沽港,后来又被同僚举报当值期间行贿受贿且多次喝酒误事,被斩首示众了。
如今大沽港值守的是……”
兵部尚书看了大理寺少卿一眼,气的眼冒金星,“是大理寺少卿的大舅哥,白丁全,琉倭国战船逼近之后,白丁全跑了。”
大理寺少卿差点魂飞魄散。
事情来得太突然了。
突然到他甚至来不及反应。
破了大沽港,琉倭人下一步的目的就是京都,简直不用分析。
皇上震怒交加的看着兵部尚书,“高振义被斩首示众?朕怎么不知道?”
他还记得高振义。
是个威风凛凛的汉子。
耍的一手好刀。
曾笑容朗朗的在他面前行礼,和他说:“臣给陛下耍个刀。”
曾单枪匹马从敌军的围剿中杀出来,带回敌军重要的情报。
这种铁将怎么会饮酒误事,怎么会行贿受贿,怎么又斩首示众?
兵部尚书回禀道:“三年前,傅矩过世,第二年春天,高振义被斩首,当时是普元寺方丈作证,案子判的铁案。”
回答完。
兵部尚书急促的道:“陛下,据大沽港传来的消息,起码有上百只船逼近,陛下!”
皇上心头那凌乱的思绪被强行压下。、
缓了一口气,开口吩咐,声音却发虚。
清了好几次嗓子,才道:“西山大营,带兵去打,务必将琉倭贼寇给朕打回去!”
兵部尚书立刻道:“西山大营兵权已经交回朝廷,打仗过程中,该不该追剿,如何退防,是死守大沽港,还是情急之下可以以退为进……”
这,都是问题。
主将没有军权。
做不得主。
需要时时刻刻将消息送回朝廷,再领命行事、
这一来一去,耽误的时间就是瞬息万变的军机,就是人命。
皇上一张脸,几乎涨红。
他军权回拢,想的是休养生息,他一直以为,战事已经很远了,根本无需再……
谁能想到,会突然来袭、
深吸一口气,皇上只觉得脸疼,却也得说:“他自行做主!”
兵部尚书得了话,领了命,二话不多说,转头就走。
不。
转头就跑。
一边朝外跑,一边朝外面候着的小内侍吩咐,“快,去宫门口告诉兵部左侍郎,让他去西山大营调兵,战事全权由西山大营主将做主,快!”
他老了,跑不了那么快。
小内侍得了吩咐,拔腿就跑。
外面的怒吼吩咐越发凸显着御书房里的静默。
皇上几乎怔在当地,还有些回不过神、
大理寺少卿更是吓得魂不附体,心里把他那大舅哥骂了祖宗十八代、
倒是长公主,提醒皇上,“陛下,琉倭国战船忽然出现,可见蓄谋已久,陛下早做打算。”
御书房里贴着舆图。
长公主两步过去,指了大沽港,“若是大沽港失守,从大沽港到京都,一路过来,也就一天的功夫。”
第202章 不肯
皇上几乎一个激灵,醒过神来。
长公主看向皇上,“济南府忽然爆发灾民暴动,本来就诡异,前脚赵巍去赈灾,后脚琉倭国战舰直扑大沽港,若是西山大营挡不住……
陛下,要传令其他地方驻军前来援助吧。”
顿了一下。
长公主又补充一句,“不是我悲观,就怕消息传得晚了,若是有个万一,可能这消息就传不出去了。”
传不出去了的话——
京都附近的地方驻军,山东有,宣府有。
可已经军权上交,没有朝廷的诏令,统帅是无权带兵离开驻地的。
一旦离开,朝廷若是追究,那就罪同造反。
皇上脸颊火辣辣的难受。
他军权回拢,难道错了?
皇上闭了闭眼,只吩咐内侍总管,“传六部尚书来议事。”
内侍总管忙领命。
长公主顿了顿,又替傅珩求情,“皇兄,既然大理寺和刑部都把案子查清楚了,皇兄不如就放了傅珩吧。”
皇上眼皮一跳,恼羞成怒,“朕要做什么,轮不到你指手画脚!出去!军机要事,不是你能参与的,出去!”
“皇兄!这都什么时候了,难道你还要因为赵巍……”
<a href="https:///zuozhe/p0o.html" title="春六"target="_blank">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