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8章
    抬眼看了看已经药石无医的皇上。
    李院首前几日过来见太子时候说,皇上怕是就这两个月的事儿了。
    弘治皇帝精神不济,用手指着头,有些费力的抬起眼眸,里面的光芒黯淡。
    “皇上,诸位大人,自太祖以来,扬我国威,传播天朝礼仪教化,四海臣服,倾自是自豪无比。”
    殿试寂寂无声,只有张倾清亮的声音回荡。
    “然,厚来薄往动摇的是朝廷根本。”
    “所以就要用这些下作的手段吗?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竟然还给藩国下订单,点名明年用哪些上供之物兑换。”
    谢迁恨铁不成钢的声音响起,他实在不知道太子和张倾如此胆大妄为。
    “玉肤皂和黑曜石怎么是下作手段了,论语上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谢阁老知道这两样是什么东西吗?”
    皇上看着太子愤怒护短的气势,骂人时候引经据典的模样。
    再看谢阁老被怼了一脸难堪的模样,忽然就轻声笑了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都看向一国之君。
    皇上却若无其事道:“张爱卿,你继续说。”
    张倾拱手,继续道:
    “微臣自幼生在乡野,少时同父亲在农田劳作时候,总是不懂为何采桑女不穿自己的丝绸。种田翁吃不起自己种的稻谷。卖油翁用清水煮饭食。每年官府的劳役结束后,十里八乡总的丧事总是络绎不绝。。。”
    大殿里的人静默不语,他们并不是羞愧,因为张倾说的问题在他们眼里,理所应当。
    千百年来,不都是如此吗?
    张倾说的事儿和朝贡有关系吗?
    就连太子也是微微张合着嘴唇,清澈的双眼透着迷茫。
    “是我天朝的黎命百姓不配吗?太祖当年按照天命指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诸位都忘了吗?”
    张倾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微微有些失望。
    即便是她寄予厚望的朱厚照,也并不能理解她问出的那几个问题。
    不想同这些没有共情的士大夫讲述太多蝼蚁的苦难,唯有用他们在乎的东西才能击垮他们。
    果然,听到太祖,一直沉默不已的李东阳开口了。
    “张大人严重了,太祖也说过,中国治安,而后四方外国来附。”
    朱厚照接话道:
    “太祖说这话的时候,定然没想到才区区不过百年,他们的臣子不争气,随便一个藩人,找上三五人就能冒充藩国,带上一堆破烂石头,骗去各种赏赐?”
    这次朝贡,朱厚照和张倾带领鸿胪寺,一共查出了十多个这样的小团体。
    他们有的是流民,有的是海盗,有的是海外商人,随便组织在一起,就冒充一个国家前来混个吃混喝。
    给的少了他不干,给的多了他不嫌。
    这只是今年查出来的,按着每年一次小朝贡,三年一次正旦大朝贡。朝廷不知被骗了多少。
    “感情花的不是几位阁老和尚书的银钱呢?”
    朱厚照看着面色难堪的几个大臣,阴阳怪气的开口。
    “太子,主意你的言辞!”
    皇上干咳了一声,算是给了几个老臣台阶下。
    朱厚照不服气,但也不敢顶撞。
    张倾忽然叩首道:
    “太子和微臣加上去之物,皇上您已经知晓其功效和用处,价格是否虚高,交由皇上定夺。且指定朝贡之物,也是为了怜惜各个藩国贫苦,正和太祖当初朝贡初衷!”
    说完后,张倾再次叩首,从袖口拿出一本奏章高高的举过头顶,大声道:
    “臣詹事府少詹事张倾,今日弹劾首辅李建,礼部尚书程瑜,鸿胪寺卿赵广义,利用朝贡中饱私囊!”
    第181章 首辅大人流芳千古54
    张倾的话犹如惊雷,炸的所有人都没有缓过神儿来!就连太子的脸色也微微变了变。
    “黄口小儿,休得胡言!”
    李健的反应极为强烈,脸上不知是因为气愤还是羞恼,红的吓人。
    礼部尚书程瑜也慌忙跪下,如同科举舞弊那次一般,只是不停的叩首,惶恐的喊道:
    “请陛下明鉴啊!”
    皇上本来浑浊的双眼,看着跪地的张倾双手举着折子上停留了许久。
    给了旁边屏声静气的大太监一个眼神,那太监连忙下去把折子接了过去。
    有些精疲力尽的皇帝挥了挥手,“都下去吧!太子留下。”
    等到皇上离开后,张倾面色平静的缓缓起身。
    李健见他这副模样,冷哼一声,袖子一甩就转身离开。
    而李东阳目光温和的看着张倾,语重心长的规劝道:
    “张大人,李阁老是内阁首辅,陛下很是器重与他,以下犯上是官场大忌。
    程大人算是你的恩师,你如此行事,让天下学子如何看你,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陈瑜摇头叹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张倾啊张倾,你今日怎会如此莽撞!你如此鲁莽可曾想过你的家人?”
    本要转身的张倾,听到这话,转身眼神犀利的盯着程瑜良久,忽然笑出声来,压低语气在程瑜耳边低语道:
    “程大人这是何意,但愿是张某多心了,若是张某家人有什么闪失,农兴坊宅子里,程大人老来得的双胞胎贵子,还有赣州程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