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用上家里的炉灶,藜荞也是感慨万分。
由于她们姐妹三人,并不会制作土灶,只能面前在地底挖个坑,再在坑里垫上石头,将铁锅直接放在上面做饭,简陋无比。
此时用上方便、干净的土灶,忍不住要好好展示厨艺。
于是,三人在晚饭吃上了离开山谷后最美味的一顿饭。
夜间有遮风挡雨的地方,三人依旧保持守夜的习惯。
一夜相安无事,吃过早饭,迅速开始食物的收集。
藜麦和藜菽一起去割水稻,用驴车转移,将割好的水稻铺在村里之前用来晒水稻的平地上。
一边晾晒,一边为之后的脱粒做准备。
而藜荞一边准备饭菜,一边各个村民家简陋。
之前逃跑过于匆忙,她并没有想过去捡别人家不要的东西的事。
可是在山谷生活了一段时间,藜荞深刻的意识到,她们一家还却很多东西。
特别是陶罐,常常因为缺少陶罐,有很多腌菜不能做,肉也无法更好储存。
想着陶罐分量重,逃难的叔叔婶婶们应该不会选择带走。
事实证明藜荞的猜测没错,她刚来到村长家,就看到漆黑的断壁残垣下,陶罐表面反射着亮光。
她先是对着村长房子鞠躬,连连致歉。
而后飞一般地取走厨房里的陶罐,跑回家放好。
接下来的时间里,藜荞一直重复类似的举动。
当藜麦和藜菽结束上午的劳作,回到家,看到的就是一地的陶罐,和各种各样的杂物,就连锄头都有。
藜菽惊讶地张大嘴巴,不解地问:
“小妹,你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弄回来的?”
闻言,藜荞不好意思地羞涩一笑,面色尴尬地解释道:
“这些都是我从村里叔婶的屋子里捡来的。我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是家里实在是缺东西。”
她低着头看了一眼藜菽的表情,发现二哥没有出声阻止,她紧跟着补充道:
“二哥,你看这把锄头!我们家就一把,干活的时候只能轮流,或者是一个人干,速度慢不算,还不公平。至于陶罐,我们回去要带上脱粒的稻谷,也需要东西装,村里也只有陶罐可以做到。而且,叔婶们一辈子都不会回来,我们拿走,应该也不算什么事吧。”
说到最后,藜荞明显底气不足,不敢再看二哥的眼睛。
但藜菽却觉得小妹说的有道理,即使他们今天不搬走,等越人反应过来,说不准村里的东西就全都要留给敌人。
与其如此,还不如他们直接将东西搬走。
藜菽感受到藜荞周身弥漫的沮丧气息,立即出声安抚。
“你的想法没错,我相信村里的叔婶知道,也会庆幸是我们把东西带走,而不是毁在越人手中。”
“真的吗?”藜荞瞬间破涕为笑。
刚刚犹豫间,眼眶早已被泪水盈满。
此刻等到二哥赞同的话,藜荞的心立即被喜悦充斥,笑容满面地看着藜菽。
紧接着,她才反应过来,大姐和二哥都是刚从田里回来,一身都是灰尘。
“大姐、二哥,你们俩快洗洗,我已经把水准备好了。我马上就把饭菜端出来,我们在外面吃,凉快一点。”
话音刚落,藜荞只将背影留给两人。
藜菽无奈地摇摇头,抬脚往厨房的位置走去。
快速洗手,顺便给藜荞帮忙端菜。
等藜麦洗好手,直接做在板车上用饭,看着饭菜中难得一见的绿色,眼神中不经意流露出一抹震惊。
藜荞迅速感知大姐的惊讶,笑着解释道:
“虽说现在野菜都老了,但是只摘取中心较嫩的部分,还是可以炒出一盘菜。这些都是我从灰烬中找出来的野菜,你们俩快尝尝。”
藜麦伸出筷子,夹取第一筷,送进嘴里。
清新的滋味在唇齿间游荡,鲜嫩爽脆,后劲微微发苦。
她满意地点点头,“就是这个味道。”
“大姐,你喜欢就好,多吃点!我看了一眼,火烧过后,地上基本上都是这种野菜,还可以吃上一阵子。”
藜荞兴奋不已,已经在心中琢磨下午怎么再做一次野菜。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藜麦和藜菽两人,将村里还剩余的水稻全部割掉。
藜荞守寡完村里还能用的物品,转而来到晒场帮忙。
把自制的简陋袋子拆开,铺在地面,随后将干透的水稻在上面不停摔打,直至稻谷全部脱粒。
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过于弱小,她还带着驴一起干活。
催动村长家的碾子,给晒干脱粒的稻谷脱壳。
于是乎,当藜麦和藜菽结束到田里的劳作时,吃上了第一炖完完全全的大白米干饭。
之前就算是吃的再好都是做成粥,水滴哒的。
藜麦第一次感受到米饭的美好,就算是不加配菜,吃在嘴里都带着一股香甜的味道。
所以,她一次性吃了大半锅,加上其他两人也同样兴奋。
直接将藜荞原先准备吃一天的米饭,一顿吃干净。
吃干饭吃到饱的幸福感,让三人忍不住仰躺在板车上,静静享受此刻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