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1章
    小男孩还趴在棺材边哭,肩膀一耸一耸,不断掉泪,泪珠啪嗒啪嗒砸在地面。
    他的哭声很低,不敢让人听见,为此,他听见了从棺材里传来的声音。
    滋啦,吱呀,或者是用别的词,总归他形容不出来可以用什么描述。他听见了里面窸窸窣窣的动静,抖抖动,布料摩挲,像是他曾经夜里听见老鼠在柜子里蹿动一样。他好像听见了棺材里睡着的人在翻身。
    厚重漆黑的棺材盖不断动弹,一震一震地,里面的东西要出来。
    “阿婆?”小孩儿害怕了,怯怯叫一声。
    棺材盖瞬间安静,不动了。
    他身后,响起丁阿婆苍老的声音:“怎么不去睡觉?”
    老人行走时拖拖踏踏带长音的脚步声,走一步喘几下,长长的喘气、咳嗽。香烛气味中,夹杂着老人身上独有的那股味道,
    小孩儿惊喜回头:“阿婆!你果然来了!”
    丁阿婆穿着一身黑,站在小孩儿身后,慈和地笑。
    她的脸很白,白得发青,头发也很白,拄着拐杖一点一点往棺材边走来,在夜里,那张脸看着有些吓人。
    “怎么不去睡觉?”丁阿婆又问。
    小孩儿即便知道丁阿婆已经死了,也不觉害怕,他不认为丁阿婆会害自己,但他知道一点头七的忌讳,没有说自己是在守灵,只摇摇头,不说话。
    “怎么不去睡觉?”丁阿婆再次问出了一模一样的问题。
    另一只手搭上了小孩儿脖子。
    小孩儿已经感觉到了些不对劲。
    那只手冷得很,放在脖子上冻得他一激灵。他仰起头,讷讷地问:“阿婆?”
    “不去睡觉吗?”丁阿婆笑着弯下腰。
    她的嘴巴在笑,弯起咧开了,眼睛里却没有一丝笑意。
    小孩张着嘴,愣愣站在原地。
    他才发现,为什么丁阿婆看起来很奇怪。
    丁阿婆的眼睛……眼白里的不是黑眼珠,而是戳开了两个黑色的洞。
    现在,那个洞里爬出了白白软软的虫子,爬到脸上。她的身上、手上也在长虫,嘴里也有东西在动,两边好像罩着一层皮的腮一鼓一鼓,不知道在嚼什么。
    丁阿婆又一次张开嘴巴笑,这回,小孩儿终于看清了她嘴里的是什么东西。
    全是白里包着黑的眼珠子,咬下去,汁水飞溅,嘎吱嘎吱嚼过后,咽下去。不一会儿,又从喉咙里涌上眼珠子,继续嚼。
    “这么晚了不去睡觉……陪阿婆进去坐坐……里面黑……”枯瘦的手钳住小孩儿肩膀,后者终于后知后觉地感受到了恐惧,尖叫着挣扎起来。
    “不要!救命!”
    夜里,无人能听见灵堂中爆发的嘈杂声。
    半晌,棺材盖推开。
    里面伸出一只手,将地上血肉模糊的小孩儿猛地拽进去。
    棺材合上。
    第二天,大家都忙得很,停灵了好几天,谁也顾不上一个小孩儿不见的事。
    停灵间,两家少爷都雇了人去忙悬棺一事。听说山崖已经挑好了,木桩子也打进去了,只等着棺材拉过去,放在木桩子上,一切就结束了。
    官府那边,九公子等人知道那口井有问题,派人守着丁家村,隔着老远画开圈不让人进。听说丁阿婆头七过了,才让人在丁家村放火。
    务必要烧得干干净净。
    黎恪和黎三娘在外围看着。火光冲天,在两人眼瞳中跳动。
    丁家村靠山,为了防止火烧到山上,山下临村的那片森林都被伐了,正好留着当柴火。
    都不必衙役动手,官府只需出面,说那里的柴随便砍,要是没有柴刀,可以借官府的,只是需进时借出来后还,还要留一筐柴当赁钱,就引得一大群老百姓往那里去,没几日,便留下了一大块光秃秃平地。
    黎三娘侧头看一眼黎恪,发觉自从那件事后,他就沉默了很多。
    曾经黎恪一直潜移默化教着善多为人处事,后者也被带着有时和黎恪神情有几分相似。但现在,黎恪这副面无表情、让人看不出来在想什么的模样,反而更像姜遗光几分。
    第203章
    “等烧完后, 再进去找找吧。”黎三娘道。
    丁家村多用木头搭建房屋,两间土楼外部用了砖石,内里房间一应器具也是木质,不论山海镜藏在什么样的暗室密室, 烧成灰后, 都能找到。
    黎恪应一声后, 对黎三娘道谢。
    刚出镜的那会儿,他的确恨着黎三娘,恨着九公子, 也恨兰姑,可到现在,他最恨的是自己,是他自己太想当然了。
    一个从未杀过人的人,要真正踏出这一步是很难的。他在镜中也是因实在逼不得已才杀过人, 他甚至有些想不起自己对第一个人下手时,那个人恐惧的模样,还有自己那时的忐忑、恐慌、看着人血溅在自己身上,眼前人缓缓倒下去时, 那种从无法遏制的呕吐的冲动。
    可当他害死第一人后, 第二个、第三个……一切都变得很顺手。只要拦了路,就能杀了他。
    黎恪知道自己变了, 他已变成了自己初次入镜时最厌恶的那种人。可笑的是,他竟还奢望着镜内外分开,不论镜内表现得如何, 他都不希望镜外的自己也变成那副杀人如麻的模样。
    他也听近卫说起过, 有些入镜人长时间受折磨,最终陷入疯狂, 屠了自己满门。黎恪一听这些事,就在心中警醒自己,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决不能迈出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