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90章
    两人处境越来越糟,一合计,便把丈夫请了来,整治席面温声劝酒,等丈夫喝醉以后,用被子把人慢慢捂死了。
    她们亲眼看见人没气的,心跳脉搏都停了,身体也渐渐凉下去。二女商议后,决定就守着尸体过一夜,第二天再假装才发现丈夫已死。
    但谁知天亮以后,那个脸已经发青的男人……他又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好像忘了自己已死,也根本不知道谁害了他。他照旧对家里人呼来喝去,对夫人和妾室喜欢了就宠爱一二,惹恼了抬脚便踹。
    夫人和妾室慌急了,也不敢提醒。
    任由男人一天天苍白腐烂下去,身上散发出奇怪的味道,家中蝇虫也渐渐多起来。
    她们不敢让男人照镜子,不敢让他看水面,全家上下咬死了不能让他发现自己已死。然夫人又有心结,盖因丈夫之前说了要把家产一分为三,嫡子拿四成,庶长子拿四成,剩下两成才是底下的孩子们。
    她想趁这时机让丈夫重新写下契书,重分家产。
    其他入镜人就想办法替夫人解决了契书——她能模仿人写字,能把字迹写得和原主一模一样,又偷来了章盖上。
    宋钰却发现了不对劲。
    她当时不过第一次入镜,其他人最少两三次多的也有四五次。她一个人反对没什么用,便狠下心来直接弄来迷药把其他人药倒,又把那契书给烧了,印章也偷走了。
    他们又不是来镜里当青天大老爷的,谁可怜就要帮谁。是!镜里的夫人与妾室的确无辜,可和他们又没什么关系不是吗?
    他们是来平息怨气,不是来申冤的。幻境背后的主人是谁,他们就要帮谁。
    如果真按目前看到的情形,妾室和夫人联合起来杀了丈夫,那这执念的主人必不可能是妾室或夫人。
    很有可能……这是那个被害死的丈夫的怨念。
    她仿着字迹重新写了一封契书,并以卑告尊,去衙门状告夫人和妾室,打了几十大板后,于公堂上替老爷申冤。
    夫人和妾室万万没想到会被最贴身的丫鬟出卖,官府来查,查明后将二人下狱,家产也按照当时的律法分配给家主的孩子们。
    这重死劫就算过了。
    姜遗光翻完了第一卷 。
    果然……和他料想的一样。
    宋钰绝不会被眼前情形迷惑,她也不似寻常女子那般心软,只要是她认定的,她便不管背后有什么隐情,真真正正做到了理智行事。
    这样一个人,真的有那些话本上或其他寻常人家中的所谓母爱吗?她真的是因为和父亲感情深厚,才想要不顾入镜人的身份生下一个孩子?
    更何况……
    犹如一道闪电在脑海里窜过,姜遗光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他脸上那些刻骨的伤疤不过几日就好了,现在没有留下一点痕迹,这还只是他度过第十重死劫后的身体。等过了十五重,就真能算得上百病不侵了吧?
    怎么会死于难产?
    他接着往下翻。
    第二卷 、第三卷……
    老宅日夜鬼哭,甚至吓死了家中老太太。
    入镜人来了后,追其缘由,原来是木匠当初盖房时,因主人家克扣钱财,心生恨意,在盖房时动了手脚,一有风吹便能生出鬼哭声响,后来这户主人家去找那木匠,却发现木匠在老太太死去后的三日内也离奇暴毙。
    宋钰查清后,修好了房子,可房里还是会发出鬼哭声。宋钰了解到老太太生前最喜欢小孙子,便用木雕刻了她孙子的模样烧给她,这才安定下来。
    宋钰还道,鬼魂心思难猜,如果木雕不成,她就只能把小孙子一并送下去了。
    诸如此类事迹还有很多很多。
    姜遗光看书极快,这回去放慢了速度,一卷一卷认真细看。越往后,那些死劫越发艰难诡异,完全突破普通人所能想象的恐怖。
    等他翻到最后一卷,也就是第十五重死劫后,午时已经过了。
    他让人去邬大人那儿告了个假,今日不去练剑了,晚上他自然会温习剑招。
    那仆人领命而去,姜遗光这才翻开了第十五卷 卷宗。
    第十五重死劫,自是更加艰难。
    这一回,宋钰成了镜中戍守边关的一个小兵。
    边关战事频繁不断,一旦开战便死伤无数。她也不知道冤魂是哪一个,可能是大梁人,也可能是蛮族的鬼魂,更不知道那些鬼魂背后有什么样的心愿。
    就算有,恐怕也不是她这样一个小兵能够完成的。
    当时和她入镜的,除了几个同样渡过第十重劫的入镜人外,还有一个姜怀尧。
    姜怀尧刚好第十回。
    两人早就互通了心意,已经成婚。这时宋钰肚子里已经有了孩子,入镜后,她不得不以布缠腹不让自己腰身显出来。
    战事告急,整日忙乱,他们作为士兵来来去去,根本没有时间去探寻什么鬼魂的怨念。他们只能通过服色、语言和样貌发觉自己这边是中原王朝,另一边就不知道是哪个草原部落。
    其中一个入镜人想多打探一些,很快就被当成了细作拉出去砍头。
    他们只需要上战场卖命就好,没必要知道那么多。
    宋钰拼命掩藏着自己女子身份,她在一次战事中显露出不俗的医术,又表明自己会读书认字,很快得到上级重用,成为营里的大夫。其他人也借着这个机会纷纷往上爬,试图多探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