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0章
    他算好了吧?就算等过完年,自己带着白家的小孩回来,途中经过骊山也不能停留太久。到时秦亘随便找个借口进地宫或者上山,自己就又找不到他了。
    秦亘甚至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在白骥死后派人探望阿寄时说上两句自己的好话,就可以让阿寄动心思。
    光明正大的阳谋。
    他料准了自己没办法找到他,是吗?
    ……
    行宫内,秦亘又收到一封飞鹰传书。
    传书每天都有,他早就知道了山下发生的事,包括姜遗光神不知鬼不觉地再次出现、蒙坚终于病死等等。
    他就等着什么时候接到姜遗光带白家人离开的传信,就可以下山了。算算日子,应该就这几天。
    解下信鹰腿上绑着的竹筒,倒出里面的纸条,一目十行还没看完,秦亘已突地猛站起身,胸膛剧烈起伏。
    山下人来报,这几日山下有恶鬼,似乎是受从地宫中搬出的器物影响,有不少人都疯了。那些疯子,虽然被及时抓了起来,但他们在作乱时,将秦亘房屋毁了不少,几个留在山下的亲信也都在这场动乱中死了。
    现在这些人来信就是请他和陈姑娘下山主持大局的。驻地中也有将军和各首领,但他们都不能服众。那位姜公子不日就要离开,故而只能请他们提前几日下山来。
    秦亘一看就知道这是谁的手笔,他才不信是真的什么鬼魂闹事,再说了就算真是鬼魂,营地里不正有一个能操纵鬼魂的人在吗?
    想到这儿秦亘就忍不住面色狰狞,在房里走来走去。
    姜遗光……
    不是说他什么都不知道吗?那些废物,连这些都查不清楚!
    秦亘当然不怕姜遗光,他要是怕,当初就不会那样做。留在山上全因为陈姑娘警告,不让他再和姜遗光碰面。
    他对骊山驻地有用,不能损失。而姜遗光对朝廷更有用,两人相斗不是好事,陈姑娘才要强行将他们分开。
    但现在秦亘忍不了了。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今天死了几个亲信,烧毁了一间房屋。明天呢?他在山下可不止一间屋子的家什,也不止几个亲信。
    他的家人还在山下呢!
    想到这儿秦亘就心急如焚,看天色还早,收拾东西叫上几个人,就要下山去。
    陈姑娘听到消息匆匆赶来,秦亘这回可不听她的了,没几句两人便爆发大吵,气得陈姑娘冷笑后拂袖而去。
    等陈姑娘冷静下来,问清山下发生什么事后,又是一声冷笑。
    “依我看,他这是活该,自己作孽。”
    要算计别人,又不能接受别人算计回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美事?
    士兵们还在等陈姑娘吩咐,或者沉吟片刻:“算了算了,反正也不差几天,让手底下人赶紧收拾东西,我们也先下山吧。”
    陈姑娘多花了一天在山上收拾并善后,又因为秦亘只带了几个人匆匆离开,她却领着一群人,故而比秦亘慢了三天才回到驻地。
    回去就发现出事了,驻地内不少地方挂起了白。
    陈姑娘心里咯噔一下,领着一众人匆匆进去,还没来得及收拾,就有不少人扑倒在门外,大哭。
    秦亘死了。
    和秦亘下山的几个亲信哭天喊地抹泪,说他们路上本来好好的,也放了信号,让山下的人来接。山下来了人,因为天晚了就在山中扎营住一夜,夜里没事。结果第二天继续下山的时候,秦亘不慎碰到了一朵毒花,当时就晕了过去。
    他们紧赶慢赶把秦亘送回驻地,可已经晚了……还没见到驻地大门,秦亘就咽了气。
    听到这儿,陈姑娘心一沉,连忙喝问:“跟着去接的人是谁?”
    亲信掰着手指头数给她听,都是些信得过的人。
    陈姑娘问:“那位姜公子呢?他在什么地方?”
    亲信一愣,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提姜遗光,而且他也没打听啊。另一个人就道,姜公子这几天都和阿寄在一起,并帮白家人收拾下人整顿行囊。
    陈姑娘微微闭目,胸中怒火不休。
    所有人都没有把姜遗光和这件事联系在一起,陈姑娘却直觉这和姜遗光脱不了干系。
    一个入镜人,能用的手段太多了。他根本不必亲自出面,也能杀人于无形。
    秦亘固然有错,姜遗光要对他怎样都好,为什么要害他性命?他不知道秦亘对骊山有多重要吗?
    就为了一点私人恩怨,他就非杀了秦亘不可?
    想到这儿,陈姑娘豁地站起身,丢下一句:“你们把这里收拾干净。”便出了门,几个婢女随从急忙跟上。
    陈姑娘怒气冲冲来到姜遗光居住的小楼,却被看门的婆子告知姜遗光不在,去找阿寄了。白家人住得离小楼不远,她又改道,等到了地方,再度被告知姜遗光独自带着阿寄出去玩了,听说是找了个地方凿冰野钓。
    如此几次扑空,陈姑娘的怒火反而渐渐消下去,意识到了一些不对劲之处。
    秦亘那人她很清楚,脾性的确不好,时常目中无人。但……他不会不顾全大局。
    就算姜遗光的母亲和他生父的死有关,这么多年过去,秦亘还要以权谋私,把这笔账算在姜遗光身上,实在太过牵强。
    姜遗光也是一样。
    她没亲眼见过对方,却听过对方不少事迹。在她看来,姜遗光性情很特别,不记恩,也不记仇,万事因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