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1章
    “男子汉大丈夫,岂能为了苟全性命而违抗君命?且许章驰造反本就祸及大宣,我身为大宣的儿郎,便是皇上不叫我去,我自也应当去请旨平乱,相信,凌轩云大将军若还在世,也会做出跟我一样选择的。”
    我眼睁睁地看到梅若笙瞳仁骤缩,就连身体也忍不住轻晃了晃,这心里,不知怎的,就升腾起了莫名的快意。
    “你说是不是啊?”
    我故意就着梅若笙拉住我的那只手,往他身边轻轻一凑。
    梅若笙没有防备,便就那般僵在那里。
    我却笑意更深地冲他,唤出他的本名。
    “凌若笙?”
    第087章 委重任(五)
    22、
    回京前一夜,护送我的杜听寒实在拗不过我,最后颇是无奈地向我透露出自己所知的秘密。
    “你想得没有错,梅山斋并非是梅若笙的亲父。”
    “他是在四岁那年,被长公主殿下托付给梅山斋的,从此就在梅林住下了,而我则是梅山斋收留的孤儿,从小他教我习武,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身有弱症,无法习武的梅若笙。像我这样的人,一共还有五个。”
    “我只知道这么多,其他的,你自己去想。”
    我从这些零碎的线索以及梅若笙曾经写过的话本之中,渐渐拼凑出当年的真相:长公主容重月同凌轩云相爱,生下一子,就是梅若笙,然而皇帝容峯恋其长姐,对凌将军百般迫害,长公主千里寻夫,远赴北疆,并在离开京城前,将孩子托付给故交梅山斋抚养,从此再杳无音信。
    梅若笙,分明就是那凌将军尚留人世的孩子。
    23、
    梅若笙的脸色是我从未有见过的难看,他避着我的视线,摇头道,“我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总之,我知道,你就是凌将军和长公主的孩子,凌将军当年战死沙场,定同当今圣上有关。”
    “你一直想报仇,对不对?”
    “还有那坊间广为流传的话本,以及容沛伙同赵承夺嫡,武德司由杜听寒接管,北燕王许章驰谋反,包括乌朔的不告而别,这所有的一切,桩桩件件,幕后黑手都是你。凌若笙,你在布一局很大的棋。”
    梅若笙平静下来。
    他微眯凤目,长身而立,月光倾泻而下,仿若在他身上镀上了一层洁白圣光。
    可惜,他从来都不是什么圣人。
    “你要阻止我?”
    良久,梅若笙才将视线转向我,只他的眼神十分空茫,仿若无物。
    或许,如此多年的苦心经营,从小便埋下的深仇宿怨,早已耗干了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最后的那一点喜怒。
    世人只道,梅郎清冷无俦,却并不知,这冷心冷情背后,其实是横亘了爹娘两条惨死的人命。
    “我若阻止你,你会杀了我吗?”
    我反问他。
    “不会。”
    没想到,梅若笙没有丝毫犹豫,“我说过,我永远,都不会再伤害你。”
    我愣了一愣。
    梅若笙却已然转身,不再多做停留,“你既心意已定,我也不必再劝,我会交代杜听寒护你周全。”
    “这次出征,你定不会有事。”
    我攥紧双拳,默默看梅若笙的身影渐行渐远,动了动唇,几不可闻地轻唤了一声。
    “哥哥。”
    24、
    十日后,我以北燕王世子身份,同那孔天川一道离京出关,向北燕进发。
    这次,圣上委任我为主帅,孔天川做副将,但孔天川本就因其女一事对我怀恨在心,又见我生得柔弱,便更不将我放在眼里,命人连夜赶路。
    这行军作战可不比寻常出游,条件甚是艰苦,就譬如说,为赶进度,是不准马车随行的,我身为主帅,也应骑马在前,奈何这孔天川不准休息,我又在马背上坐了近一整日,自是苦不堪言,皮肤都被磨到发了痛。
    孔天川精神烁烁地打马从我身侧而过,讥讽地看我一眼道,“世子,若是受不住就出声,你一个只会服侍男人的白脸儿居然还肖想领兵作战,简直是笑话!哈哈!”
    孔天川这一笑,惹得旁边随行的兵士也开始哄笑。
    我懒得理会,默默拽好缰绳。
    孔天川讨了个没趣,沉下脸不再多说。
    又行了大半日后,孔天川在天黑之前下令所有人在原地安营扎寨,休息一夜再出发。
    因明日还要赶路,所以兵士们安的营帐都是临时性的,方便拆卸,但待天黑之后,我隐隐听到两声雷响,心中不禁打了个突:今晚许是会变天的,这小小一方营帐还不知能不能抵挡风雨。
    我在营帐里坐了一会儿,又跑出去,看到孔天川正再指挥几个士兵分发干粮,就也站去了队伍后面。
    结果,排到我时,那个发粮的士兵双手一摊,对我道,“世子大人,我们是孔将军的亲兵,没有准备你的粮食,难道你自己都不知带粮带水吗?”
    “我,我不知道。没有人告诉我。”
    我又没有领兵打仗过,哪里知道出征还要自己带粮的,可待看到一旁的孔天川面露得意之色时,我才意识到,这只是刁难我的借口罢了。
    他们就是不想给我东西吃。
    我摸了摸饿到发瘪的肚皮,据理力争道,“可我也是主帅,你们总应该分一些吃的给我。”
    “世子此言差矣。”
    孔天川发话道,“为减轻行军负担,这口粮都是按照士兵的人头计算好了的,每人每日都有固定量份,你今日吃了别人的口粮,明日粮草不够打了败仗又该如何?除非有人把自己的口粮让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