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8章
    其实萧若风和萧凌尘这样他都能理解,可是萧楚河的行为却让他意想不到,好在还有个女儿没有背叛他,这让他生出一丝安慰。
    他指着萧楚河跪地的方向道:“楚河!我是你父皇!你却要帮着他们来反了孤吗?!”。
    明德帝以为萧若风说的明主是他自己,而跪倒在地的三个人却知道,明主正是明德帝没认真考虑过的青鸾公主!
    萧楚河:“父皇,儿臣没有帮着他们,反而是他们帮儿臣”。
    明德帝:??
    你有此心你早说啊!我直接退!
    他动作一顿:“你……”。
    “是我”。
    一道清冷的声音传来,明德帝抬头看去,声音的主人他在熟悉不过了。
    他恍然大悟中又带着些宿命般的了然:“清歌……是你?”。
    “正是,儿臣不孝,还请父皇退位!”。
    明德帝闭了闭眼睛,脑海中不断的回想起这个女儿的一生,降生时的批语,江湖的传闻,还有那则潜龙在野的箴言,无一不是在告诉他这一双儿女的不同,可他就是选择性的忽略了女儿。
    他睁开眼,一双眸子锐利犹如鹰眼,他道:“清歌,琅琊军,是你唤来的吧?”。
    “是我”。
    都到这地步了,清歌也不隐瞒了,直接把另外几人扶起来后道:
    “不仅仅是琅琊军呢,雪月城的三位城主与我交好,望城山的玄剑仙是我救的,还有唐门,暗河,甚至仙人莫衣也随我来了天启,而我曾在海外仙山打败莫衣”。
    “……”。
    可以说她现在的配置是琅琊王当年也比不上的,而当年的琅琊王,正站在她的身后。
    明德帝想了想,他确实没什么反抗的余地的,这个女儿此时还来问他,怕也不过是走个过场,他自己同不同意其实影响本身不大的。
    他也想不到有哪个儿子能争得过这个女儿了,萧楚河这个不孝子一看就唯他妹妹是从的,他直接不考虑,赤王莫名沉寂,白王又势力不足。
    都不可能抢的过了……
    明德帝长叹一口气:“清歌,拟旨吧”。
    反正也是他的女儿,从她一出生时他就有这种预感的,只是现在终于落实了,他竟一反常态的有种尘埃落定之感。
    等等,女儿?!
    明德帝拿着御笔,转头看向正磨墨的清歌道:“清歌,你先答应我一件事,这禅位圣旨就给你”。
    明德帝声音里带着一股子哄诱,就像是在哄小孩子说让她写个字留给糖吃一样。
    清歌:……
    ————
    ————
    云西:求会员求打赏求花花评论~
    少年歌行110】
    第628章 少年歌行110
    清歌谨慎的问道:“您说?”。
    明德帝一脸正经:“你做了皇帝的话,孤就不管你想和谁在一起了,反正他们都注定了要跟着你住在天启,但是有一点,你剩下的子嗣必须姓萧!”。
    哦,她还以为是什么呢。
    清歌:“可以”。
    其实对她来说姓什么都行,毕竟无心本名叶安世,她恰巧也姓叶,所以对她来说其实姓叶也行,但她之前就考虑过皇位毕竟是萧室皇族的,给孩子姓叶不太现实。
    宗室们也不会想要皇族未来就这么改姓的。
    她若是不当皇帝,他们也不会管她一个公主的儿女姓什么,可她既然当了,她的儿女是必然会跟她姓的。
    明德帝:“还有,你要纳妃!”。
    清歌:“……?”。
    可以了噢,老爹,我奉劝你见好就收,还有,不是就一个要求吗?怎么还带有附加条件的呢?
    或许是看出了清歌的无语,明德帝眼中带笑,叶鼎之的儿子能做皇后那可都是抬举他了,还想着独占鳌头?做梦!我不给你使绊子我就不姓萧!
    明德帝从之前与清歌的拉扯中就能看得出来,清歌不想离开叶安世,不然也不会回来两三天了都把那个头拱白菜的猪护的严严实实的,一面都不让他见。
    所以他提了一个踩在底线上又不越过去的条件。
    清歌挑挑眉,双手环胸,一副“你爱咋咋地”的样子看着明德帝。
    “父皇,你说的就一个要求,我可是已经答应了,你要是耍赖的话,我就把你拿着字画棋谱都当着你面给烧了,然后把你胡子拔了!”。
    北离国三十往上的男子大多蓄胡须,以此为男子年长持重的象征,若是胡子没了……
    他的一世英名!
    还有他的画!
    明德帝脸上尴尬之色一闪而过,总觉得边上的大小琅琊王和萧楚河那个逆子都在嘲笑他!
    “罢了罢了,这件事咱们容后再议吧”。
    话虽这么说,但明德帝边写禅位诏书边想着,反正皇帝三年一选秀,今年你登基,后宫空虚,一个月后我就办选秀给你充实后宫!
    随着两份诏书写完,明德帝将印章盖了上去,盖完的时候仿佛有什么枷锁从他身上去掉了,他竟是从未有过的轻松。
    这天下重担,就要交给他的女儿了,只希望国师没有看错人,希望她能让北离国更进一步吧。
    由于是禅位诏书,所以是圣旨而非龙封卷轴,其中一份交给了钦天监上达天听,另一份由清歌交给了瑾仙知会前朝。
    至于为什么不是大监瑾宣?也没别的原因,就是记仇,瑾宣要不是明德帝求情非要留下他,就凭他那个态度,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