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章
    但这话并没让萧贵妃高兴起来,她虽然得到了圣人最多的敬重和宠爱,却也知道自己毕竟不年轻了。这后宫漂亮年轻的女人不知有多少,想着法的往圣人床上爬,她千防万防还是防不尽。
    而且这些年,她越发感觉到容颜老去的无奈。脸上皱纹越来越多、皮肤也松垮了下来。圣人倒是经常与她同床共枕,但却很少碰她。
    归其原因还是因为他打从心里将自己看作是长辈,过不了心里那一关。他对她的感情,是如母如姐,是少年无依时的依赖和陪伴。
    虽然她主动要求圣人也会满足她,但每一次她都能感觉到圣人的为难。
    最让萧贵妃不安的是,她年近四十,宠冠后宫多年,却没能生下属于自己的孩子。
    她倒不担心自己会失宠,圣人对她的感情她很有信心。即便没男女之情,那独一份的敬重也是别的女人比不了的。
    但她嫉妒那些年轻的女人,尤其是给圣人生下了子嗣的。
    他们的存在是她最大的危胁,所以这些年,宫中怀孕的女子就很少有平安将孩子给生下来的。即便侥幸生了下来,也大多早夭。
    有人说,大闽皇宫是个吃人的地方。
    凡得到圣宠的,除了萧贵妃,没一个有好下场。
    纵然众人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又能有什么用?
    因为圣人始终相信他的萧姐姐。
    第三十章 言官们的高光时刻
    董嫔接连留圣人在她宫里用膳就寝,她所使的法子也并不是秘密,很快整个后宫都知道了。
    承安帝少年登基,少有童年与欢乐。但性格又贪玩,只是身为九五之尊不得不摆出稳重的模样。
    董嫔就带着承安帝去东宫一角偷偷摘柿子,之后还和承安帝一块制作柿饼。陪承安帝斗蟋蟀,和他在大冬天里打雪仗。
    和董嫔在一起,承安帝感觉到无比的放松和快乐。他可以尽情释放天性,不但不会受到劝诫,还有人陪他一起。
    董嫔懂的很多,脑袋里满是有趣的玩意儿。
    她分得清什么样的蟋蟀最有战斗力,相得中宝马,兴致所至还能为承安帝跳一段热辣的舞蹈。
    在董嫔这里,承安帝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每日都很有趣,不觉便有些忘乎所以。
    萧贵妃一开始还坐得住,渐渐就有些焦虑了。
    不过她也知道明着劝诫圣人会招致他的不快,便从董嫔那里入手。
    她指使宫人,在大冷天将董嫔推入湖中。但这个董嫔命还挺大,落入湖中还能被人救起来。
    但萧贵妃的手段可不只这一点点。
    承安帝因为气候变化染了点风寒,萧贵妃就硬是说董嫔大冬天非要拖着圣人出去玩、吹了风导致的。
    圣人因为她龙体抱恙,必须要惩罚她。
    想趁着承安帝昏睡时,将董嫔给绞死,然后伪造成上吊。圣人问起,就说董嫔是因为自责才一时想不开……
    在这后宫,萧贵妃要想除掉一个人,就是这么的轻易。
    别说圣人很信任她、不愿意怀疑他的萧姐姐。就算圣人知道这些事是萧贵妃做的,恐怕也不会问罪于她。
    旁人于承安帝只是不痛不痒、是生是死他也不是很在意。
    他只想要他的萧姐姐高兴。
    深知这一点的萧贵妃,行事就更加无所顾忌。
    但这一次她再次失了手。
    董嫔在察觉到情况不对时,就一路哭喊着从自己的寝殿跑到了圣人寝宫外。步伐飞快,其他宫人追都追不上。
    被吵醒了的承安帝,救下了董嫔。还帮着她跟萧贵妃求情,让她饶了董嫔这次。
    萧贵妃心中更恨,圣人很少违背她的意思,今日却为了一个小贱人跟她开口。
    可事情已经闹大了,圣人又亲自发话,萧贵妃也只得暂时放过董嫔。
    却也将董嫔当成了必须要除之后快的对象。
    但这董嫔也是个谨慎的,既能讨圣人欢心,也小心的不让别人抓到她的把柄和错处。萧贵妃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由头将她除去。
    这事传入坊间后,就传出了一些流言。
    什么“圣人竟然要向一个贵妃低头求情,这萧贵妃小宫女出身,如今已然是后宫之主,该不会以后还要垂帘听政吧?”
    “圣人贵为一国之君,想宠幸某个女人都做不了主,这萧贵妃也未免太霸道了一些。”
    “听说朝政之事圣人也经常询问萧贵妃的意思,该不会许多决定都是萧贵妃下的?”
    这些流言也查不到源头,但一班老臣和谏官却对此忧心不已。纷纷上书承安帝,要求他雨露均沾,不能偏宠太过。而且后宫不得干政,萧贵妃的行为太过逾矩,必须要约束。
    还有一位言官,勇气冲天,竟然罗列出了萧贵妃五条罪状,要求圣人立即将之处死。
    这言论一出,满朝文武包括圣人在内,都震惊得无以复加。
    “放肆!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承安帝大怒。
    居然敢要他的萧姐姐死,那他先让他死!
    大殿上这番讨伐,自然有人时时将情况禀明给萧贵妃。
    “该死的印荣,竟然敢让圣人处死本宫?”
    印荣是都察院左佥(音同“千”)都御史,正四品。品级虽然不算太高,却是皇帝的风纪之臣。
    这些言官有多牛?就连皇上都敢骂、敢批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