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萧贵妃倒台后,这位在宫里颇有些嚣张的灵嫔,失宠也是既定的事情了。
因为每次看到她,承安帝都会想到萧贵妃,不会忘记她是谁的人。再加上灵嫔本身行事心狠手辣、张扬跋扈,承安帝也听到过一二。
过去因为萧贵妃没多理会和计较,如今自然不会再留情面。
为了维护皇家的尊严和太后的颜面,也为了不让他这个大闽皇帝遭人非议,这件事承安帝不打算让别人知道,更不想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只是,萧贵妃犯下的事,给了承安帝极大的打击和冲击。
他直接病倒了。
他从小到大最亲近最信赖的萧姐姐,却是那样一条毒蛇。这些年她无论做什么,他都维护偏袒于她。可她又做了什么呢?她竟然大逆不道的对母后出手!
一想到母后这些年吃的苦和遭受的耻辱,承安帝便痛心疾首、愧疚难当。可叹母后在承受苦楚时,他还在处处维护那个毒妇!
这样强烈的背叛,让承安帝认知都崩塌了。
他极力信任的人,是伤他最狠的人。相依相伴二十年,却从未认识过她。在这个世上,他还能相信谁?
董妃即将临盆,却还是撑着沉重的身子照顾着承安帝。
宫人让她去休息,她们来照顾圣人。董妃却不愿假手于人,始终伴在承安帝身旁。
深夜醒来,望着因照顾他累倒的董妃,承安帝难受地抱住她。
“圣人,你醒了。”董妃看他醒来,憔悴的脸上终于展露出笑颜。
“董妃,朕难受。”承安帝闷在董妃怀里,喉咙已经哽咽。
董妃更心疼地抱住他。
“圣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圣人需要,臣妾都会在你身旁。虽然臣妾没用,没法为圣人排忧解劳,也无法安抚圣人受伤的内心。但至少可以让圣人知道,臣妾在这里,圣人不会是一个人。”
承安帝抱着董妃,难过地哭了。
景仁堂地下暗室。
枯藤、韦月、周敬等人高兴不已。
“萧贵妃这个毒妇,如今总算是作茧自缚,自取灭亡了!”
“萧贵妃出事,我们自是开心。但我还是想不通,以萧贵妃在圣人心目中的地位,怎么突然间就垮了呢?”
杜晚枫便笑着将整件事告诉了众人。
“原来如此!”
“囚禁太后,那妇人真是疯了!”
“萧贵妃对太后囚而不杀,一开始想来是不敢对她下手的,也给自己留个筹码。董妃临盆在即,萧贵妃紧张了,还想来个一石三鸟。然而公子料敌于先,先一步拆穿了她的阴谋。还无比果断地出手,一击便置她于死地!公子智计无双,枯藤拜服。”
其他人看着杜晚枫眼里也是敬服不已。
“枯藤先生与众位先生谬赞了,这一次能如此顺利,也全靠大家戮力同心,方能除此大敌。”
萧贵妃一倒,杜家的危机便解了一大半。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掉以轻心,但局面已经向他们这边倾斜了。
“公子下一步打算怎么做?”周敬又问。
“过去有萧贵妃在,我们始终无法为我爹正名。现在透过萧贵妃的事情,小皇帝应该有所反思。不过这事也不宜操之过急,萧贵妃和萧家接连出事,拔出萝卜带出泥,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廷应该会乱上一阵子。再加上太后刚救出来、董妃也即将临盆,小皇帝无心他顾,我们便静默一段时间。”
“是。”众人颔首。
“崔行最近想来也是惶惶不安,不敢再有什么大动作。而朝廷的空缺,咱们的人就趁这个机会积极争取、填补上去。”
“明白。”
“西荣、北安和夫仓最近可有何动静?”夫仓和北安虽然经历了北境大败,还主动议和老实了不少,可杜晚枫却不认为他们当真服了。
只怕贼心不死,又在酝酿着下一个阴谋。
其他人都摇摇头,唯有一位发言不多的老先生,捋着胡须说道:“公子,老朽倒是听到一些小道传闻,就是不知道可信度有多高了。”
“沧泓先生请说。”
“夫仓第一美人朝夕将军被召回了夫仓国都,她是夫仓王的表妹,与他一起长大,感情甚笃。夫仓似是有与大闽和亲之意,和亲对象很可能就是这位朝夕将军。”
“我听说这位朝夕将军不但出生尊贵、相貌极美,还武功高强、精于韬略,乃夫仓第一奇女子。”
“公子说得没错,而且这位朝夕将军与公子还有些渊源。”
“与我?”
第三百一十二章 陈年旧怨
枯藤笑了,“公子莫是忘了,你九岁的时候七步成诗,便成了大闽第一神童。而除了你,天下间还有另外两位奇才,即夫仓的朝夕郡主,北安的牧城王。您三位年岁相当,又都少年成名,便有天下三大神童说法。”
杜晚枫摇头笑笑,“这都多年前的事情了,我也确实忘了。”
自小杜家小公子便备受赞誉,尤其杜寒秋独揽朝政的时候,那天下人将这位小杜公子给捧上了天。
当然,杜晚枫也确实惊才绝艳、真材实料。无论才情还是赛过潘安之貌,让人见之难忘。
北安、夫仓还有西荣这些大闽人口中的蛮夷,来一次敬天府,见过了这倾国倾城、文采风流的杜家小公子,回去后总免不得赞颂一番。
这天朝都城,因为杜晚枫、张明净、万九洲这些矜贵才子,也成了无数文人墨客向往之地。承安九年,这三人拿下三鼎甲,风头更是一时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