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章
    如此种种,不仅是对娴贵妃个人之惩处,更是对后宫之中一切挑衅皇权、残害无辜之行为的严厉警告,以儆效尤,维护皇家之尊严与秩序。看往后谁敢再犯——”
    皇上只觉得憋屈到了极致,自己被自己摆了一道。力排众议放如懿出来,她出来就像搅屎棍。显得放如懿出来的自己特别蠢,像个傻/杯。在太后面前丢尽了颜面。
    他怒气重重的离开。
    第49章 【翊坤宫】
    就这样,如懿被关进了翊坤宫。身边除了惢心,只剩下一个小宫女和一个小太监。不过这两个不是为了她留下来。小宫女留下来是琅嬅怕她不好好抄经,特意派过来的。每日还要等如懿抄完了《往生咒》再送去宝华殿。
    这样做是顺着皇上的旨意,彻彻底底幽禁如懿。若是身旁宫人出来送经文,岂不是没有完成皇上的旨意?
    而另一个小太监是李玉问过皇上,这才留下来的。专门关押阿箬的。阿箬虽然现在活着,可在宫里众人皆认为死了。此时也不好挪出来,若说赐死,皇上也为难。
    到底是皇嗣生母,惨遭落胎,皇上怜悯几分。左右也活不了多久,给口饭吃,看能活到哪日算哪日了。就这样帝后搁在翊坤宫留了一个自己的人手。
    翊坤宫从辉煌到落寞仅仅短暂时日,叫人唏嘘。琅嬅叫人每日盯着翊坤宫,万不可疏漏了哪日的刑罚,只怕违背了皇上的旨意。
    这事茉心和彩珠主动接了下来,别人掌嘴她俩不放心,非要自己亲自盯着才行。双喜眼巴巴看了几日,说两个宫女力气不够大,还得他出手才行。这差事又让双喜揽了过去。
    不过鞭笞之刑乃鞭笞女子腰部,这事只能宫女来做。本来说是慎刑司的嬷嬷来干,茉心和彩珠还是不解恨,时不时仍要亲自上手。
    恨意和厌恶的交重到了极致,几人自然是火力全开。每日重重的掌嘴,如懿的脸上新伤叠旧伤。血肿和青紫就没消下去过,溃烂的伤口还冒着脓血。
    腰部狠狠鞭笞的皮肤,也是溃烂不成样子。茉心几人并不拦江与彬悄悄的来诊治,只作不知情。生怕如懿受不住死了,她必得活着好好承受赎罪才是。
    这下粗活重活又落到惢心身上,江与彬为了惢心自然是时常前来。如懿为了体面,即便到了此刻仍然不肯摘了护甲,每日光抄经就日夜不歇,掌嘴时经常头一栽昏死过去,茉心泼了冷水有时都起不来,干脆骑上去左右开弓。
    一个妃嫔每天被打的像死狗一样。如懿只当这一切是承受的磨难,只会让自己被磨砺的更加坚强。只要自己熬下去,皇上就会像救自己出冷宫一样,再一次踏着七彩祥云,她的盖世少年郎会救她于水火。
    前些时日的咀晤,在这段时间有了消解。现下翊坤宫的宫人们都被驱散。如懿和惢心不得已每日相对,又有点回到冷宫的那些时日。两人苦中作乐,反而感情有了回温。
    如懿也逐渐看惯了惢心的伤口,她只是淡淡的几次安慰。惢心就自我说服自己,从前只是自己太过敏感。主儿水灵,必不会这样对自己。才觉醒的两分意志被强行压回去。奴性复萌——
    懿症,恐怖如斯。
    如此,惢心又开始关切起未来。“主儿,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咱们得想想法子。”
    “世事漠漠,恰如水墨,被人加浓,反失常态。”如懿不紧不慢的抄经,翘起的护甲让她有些不便,可现下她仍然坚持。因为这是她乌拉那拉氏·如懿的骄傲与体面。即便是幽禁,也和旁人不同。
    她是被陷害进来的。眼下一切都如同墨水,被人加浓失去常态。她承认自己的确是言行无状,可她说的都是实话,要怪就怪高晞月太脆弱了。
    惢心继续推动着墨条,廉价的石墨研磨起来颇费力气,为了不耽误进程,她只能加了些水。如懿蘸了一笔。“由浓归淡,即返自然,便得泰然。”
    只不过这些话从她的猪头脸里说出来特别好笑,她两颊的肿胀已经延伸至唇部,嘴唇鼓起,越发突出嘟着的嘴唇。
    但她觉得自己特别泰然。这些都是她和皇上情比金坚的证明。她为了皇上不得不吞下真相。所以她越发努力,手下的毫笔挥舞的更用力了。
    “这张抄的不好,墨太淡了,不诚心。如此怎么对贵妃赎罪?”小宫女忽然伸手抽出宣纸。
    她肆意的揉成一团丢在一旁。“翊坤宫如今被降成了答应的份例,每月的纸张有限。若是多耗费了只怕要从别处补上来。娴贵妃娘娘想来也不想短了其他处的吃用吧。”
    “娴贵妃娘娘自请为贵妃守孝,每日茹素。只是如果份例对不上,御膳房那边恐怕还要再降上几成。就怕到时候吃的连宫女都不如。”
    茉心早就发话了,御膳房的膳食照旧送来,但是她私下承诺了小宫女。每日不轻不重的磋磨如懿,如懿这儿的份例尽归她掌管,其中的油水和猫腻自然不言而喻。
    抄经的纸都是宝华殿额外备下的,只不过如懿和惢心并不知情。小宫女嘴皮这么张张合合,一下子就勾成了翊坤宫原本的份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晞月虽死,手里势力还残存几分,有茉心撑腰,小宫女底气十足。
    “成天说些什么世事漠漠,恰如水墨,浓淡的屁话,墨你个罗圈屁。再不好好抄经就用针刺你的手,少了经文要你好看。”小宫女的粗俗让如懿不禁摇摇头,自鸣自己的一腔情志无人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