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上辈子魏嬿婉受宠的原因。骄横强势的帝王,只喜欢顺着他们的女人。这一世柔情蜜意只增不减,皇上的喜欢牢记于心,连一口羹汤的温度都恰合事宜。这般周到的侍奉,也让皇上养病期间舒服不少。
第81章 【照顾皇上】
魏嬿婉深知做事不能太过,清贵又体面的差事都留给琅嬅。譬如为皇上洗手、擦脸、喂药这些轻松的都留给琅嬅。
自己则做些看人煎药、煮粥,监督打扫之类的糙活儿。煮粥都是问过太医,精心挑选的温补药粥,点心也是时令花果点心,叫皇上看了别致的点心就想起她。
琅嬅侍奉汤药,皇上吃过以后漱口的则是暗香汤。擦拭身体的水里兑了薄荷,清凉又提神。身上的瘙痒都褪去不少,如此种种小细节里皆有自己的巧思。殿内洒扫不假手他人,成日里自己闷头擦地。
皇上记在心里,琅嬅也记住了。本来还担心带魏嬿婉侍奉,她是否会借机争宠。可皇上醒来以后,这丫头专拣了洒扫的差事做。伺候皇上的东西一应给自己准备齐全,人却消失不见了。琅嬅只管在皇上面前日日陪着,倒显得帝后鹣鲽情深,颇有几分相濡以沫。
皇上对琅嬅的态度越发随和温柔。放条狗在人前日日陪着都有感情,何况是十几年的发妻,又为自己生儿育女。皇上对琅嬅的尊重更多了,此次疥疮来的凶险。他高烧反复,混混沌沌中只记得皇后和魏嬿婉随时服侍在侧,琅嬅累了就伏在床头。
皇上微微叹气,把被子盖在发妻的身上。患难见真情,琅嬅不离不弃,不在乎是否染病,也不在乎损毁容貌。这让皇上深受感动。或许人在生病的时候都是脆弱的,皇帝也不例外。琅嬅不怕宫权旁落,把协理六宫的权利拱手相让三年,只为了照顾自己。
她不在乎权势,不图谋利益。她是自己的妻子,患难与共的发妻。皇上冥冥之中,心里恍惚多了一种清晰的认知。
他对着琅嬅比从前更多敬重,而琅嬅和魏嬿婉替皇帝擦拭身体,更换衣物,坦诚相见反而更加亲密。比起从前互相端着的夫妻,如今反而多了烟火气。加上魏嬿婉一个娇美懂事的妾室,养心殿就像是和乐的民间府邸。连皇上都觉得若是有一日这般也不错,甚至想不起如懿来。
然而皇上到底是皇上,这种劣根性不会改。“光见你们在养心殿服侍了,其余的妃嫔没来过吗?”他的语气略有不满,似乎对其他妃嫔迟迟不来有意见。又似乎语气里对琅嬅有了一丝猜忌。猜忌琅嬅是否独断专权,利用皇后的威势霸占侍疾的机会。
琅嬅端药的手停顿了一瞬,心里忽然一沉。心口的闷疼让她对皇上的无情又多了一丝认知,正在她为难不知该如何回答的时候,魏嬿婉开口答了。
她的话语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仿佛每一字都经过精心斟酌,既是对现状的陈述,也是对皇帝微妙情绪的微妙试探。
她的眼神掠过皇帝面上不易察觉的阴霾,佯装天真不知事的说道。
“齐太医禀报,疮症之疾,如同顽石,一旦扎根,便易反复,更兼其传染性,让人不得不防。纯妃娘娘深明大义,以身作则,不仅严加管理自己宫中事务,还鼓励各宫嫔妃效仿,共同守护合宫安宁,以免这病痛如同野火燎原,难以遏制。”
她仿佛没感觉到皇上的猜忌,魏嬿婉明白,皇上还是想起了如懿。
懿症这东西,难治。
她借着打扫,鸡毛掸子没停下。“似乎在为接下来的言辞铺垫。她的声音更加柔和,却隐隐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况且娴贵妃娘娘病重,翊坤宫仍需有人细心照料,宫务繁杂,太后娘娘虽睿智英明,主持朝政已是不易,慈宁宫的日常与诸多事务亦需得力之人协助,方能确保后宫与朝堂皆能有序运转——”
“太后主持朝政?”皇帝的语气多了一丝威胁。
皇帝闻言,眉宇间的威严更甚,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几分不容忽视:“此事非同小可,关乎社稷稳定,此次朕猝然患病,昏迷多日,与外界隔绝。想来朝廷急待处理的国事堆积如山,却无人能够拍板定夺。太后年迈如何担得起此重任?”
她闻言,连忙屈膝行礼,姿态谦卑而恭顺:“臣妾失言,请皇上恕罪。臣妾只是忧心忡忡,见太后娘娘为国事操劳,又兼顾后宫,心中难免感慨。臣妾并无他意,只愿后宫安宁,皇上无忧。”
说罢,她抬头,目光清澈而真诚。皇帝望着她,眼中的猜忌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他知道魏嬿婉单纯,不懂朝政,人又稚嫩。而她的这番话无心,却也不无深意。他轻叹一声,缓缓道:“你起来吧,朕知你心思单纯,但后宫与前朝,自有其界限,不可轻易逾越。”
琅嬅心中暗自松了口气,知道魏嬿婉已巧妙地化解了这场潜在的危机。眼下皇上无暇注意后宫琐碎,一门心思在朝政上。至于嫔妃争宠这些可有可无,比不得他的大权旁落。只怕朝廷内部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朝廷上下将陷入混乱,更令他忧心的是,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豺狼可能会趁机发难。
皇上一门心思康复,对身旁侍候的人反而不要求妃嫔轮换了。皇后和魏嬿婉是照顾熟的,两人配合默契。换个手生的嫔妃耽误江山社稷大事怎么办?他深知,换上一个手生的人,不仅可能因不熟悉皇上的习惯与病情而出现差池,更可能因一时的疏忽或失误,给皇上的康复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而这样的风险,对于正在与病魔斗争的皇上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