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章
    他边说边狂笑不止,连眼角都沁出了眼泪,他嘴上说的狠厉痛快,神情却十分痛苦,显得又可怜又可怕。
    元南聿怕他心疾复发,又自知自己嘴笨劝不住,当下也不知如何是好,他自己也不知为何,突然就将陈霂抱在了怀里。
    “别说了,小霂,别说了。”
    用哄孩童一般的语气劝哄着陈霂,怀里的人渐渐平静了下来。
    两人的脸颊相互蹭在了一起,元南聿转过头,看向陈霂时脸上有些发烫,他红着脸,还未及离开,被陈霂在他侧颊上轻啜了一口。
    不等那人逃开,陈霂用力将人压在了床上,狠狠地堵住了这个男人的嘴唇,他大力吮吸着,两片湿热的唇在对方的唇瓣上辗转亲吻着,激的两个人都身体滚烫,像要被火烧起来一样。
    陈霂哑声道:“我告诉过你没有,你方才那种样子,在我面前很危险。”
    元南聿怕陈霂又由着性子胡来,咬牙道:“你快放开我!你说过天一亮就放我出宫的。”
    两人皆已是气喘吁吁,陈霂起身整了整身上的衣衫,不待元南聿起床,先一手握在他腰上,紧贴着元南聿耳边道:“今晚宫宴,元将军乃是主宾,现在走了,晚上还要来。白日已过半,不若先别走了。”
    无可奈何,元南聿被陈霂又强留了半日。
    入了夜后,陈霂在太和殿设宴,专为从千里之外封贡而来的大同将士接风洗尘。
    大殿之上,陈霂与皇后坐于主位。皇后乃宁王赵煦幼妹,今年不过二十岁出头年纪,她虽不十分美艳,但胜在气质端庄,容貌秀雅,与陈霂坐在一处也还算相配,席间二人举杯互相敬酒,相敬如宾,却无寻常夫妻亲昵之态。
    丹樨之下,元南聿与副将曹奭坐于一旁,他今夜着了一身靛蓝色对襟常服,腰缠犀带,长裤扎于银边锦靴之内,衬得他宽肩窄腰,潇洒挺拔,朝臣们虽是男子,也忍不住纷纷侧目。
    今夜宾客众多,陈霂疲于应付,便是如此,也时不时的将目光瞟向下首客座,频向元南聿隔空举杯。
    晚宴上,殿内有歌姬弹琴吟唱,舞姬翩然起舞,众人谈笑风生,气氛很是热烈。酒过三巡,大殿上歌舞方歇,通政司右通政宁修远执杯而来向元南聿敬酒。
    元南聿对此人不熟,见来人过来敬酒,赶忙起身客套了几句。
    宁修远举杯道:“能与元将军共饮,实乃幸甚!这一杯酒,就敬元将军从千里之遥的大同赶来,对吾皇的忠贯日月之心。”
    众人齐道:“好,我等齐敬元将军。”
    见众人纷纷举杯,向自己敬酒,元南聿也爽快提起酒杯,一饮而尽。
    殿上众人又是一阵赞喝之声。
    宁修远亦将杯中酒水尽数饮下,忽道:“将军此行,一路从大同到宣化,再至京师,沿途可见各地风土人情。镇北王统御北境四府已三年有余,如今大同府在其治下,已然今非昔比。只是与我朝京畿之地相较,二者孰优孰劣?”
    宁修远在人前口出此言,明显就是来者不善,目的就是要让元南聿为难。
    北境四府地位敏感,故元南聿所言既不能灭自己威风,也不能强于别人一头,即便赞大同与晟京皆是闾阎扑地,接袂成帷的繁华都会,怕也会招来上位者的不快。
    元南聿紧攥双拳,垂首暗忖,心道:“若是二哥在此,又该怎样回答是好?”
    他并非聪敏慧黠之人,一时不好作答,便在心中将自己化身为燕思空,代入此情此景。片刻后,心里有了主意。
    “臣去年折返大同,一路上又绕道中原与江南各地,所经重要城镇,皆留心考量了一番。各地虽不能与前时相较,但无论政商农工都有复苏迹象,光是平阳、常州、嘉兴、太原,繁华景象堪比大同,亦不亚于京师。”
    一番说辞,不卑不亢。
    元南聿心想,既然难以应对,不如遵从本心,就事论事,将矛头转到别处,故而又道:“这些繁华富庶之地皆为我朝疆土,遑论大同,镇北王镇守北境,愿为陛下分忧。”
    付湛清举杯出列:“元将军所言极是。我朝受阉宦祸国,天灾兵乱之苦多年,陛下继位三年,才渐渐有了内政修明、睦邻安边的中兴景象。北境四府亦乃我朝疆域,古已有之,不可分割自不必说,镇北王与陛下一体同心,此杯,当敬镇北王。”
    付湛清遥向北方举杯,将杯中一口饮下,众人亦随之附和。
    他朝元南聿微微颔首,两人已多日未见,不想今日相见,竟是在这样场面。
    众人听付湛清所言,猜他此刻站出来乃是天子授意,要故意岔开话题,皆跟着他起身出列,依次跪于丹樨之下,对着陈霂山呼万岁。
    陈霂于适时起身,对众臣子正色道:“黔州、大同替大晟抵挡住了蒙古铁骑,使女真、契丹不敢窥伺中原,辽东则是我朝抗击金国人之前沿,镇北王与元将军镇守北境,功不可没!”
    有天子为北境四府正名,何人再敢非议?
    陈霂有心偏袒,究竟是为了谁,大家都心知肚明,故方才对元南聿的各种议论声遽然止住。
    “民间百姓传言,燕太傅虽非元卯将军所出,却与你宛若双生,可谓一子倾城,一子倾国。”
    宁修远眉目轻佻,他几步踱到元南聿身前,轻声道:“元将军,您与燕大人,能有今日之功绩,只怕靠的不单是文治武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