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章
    他将纸递给曹奭,曹奭看后,也说几无偏差。
    谁也不曾想到燕司马还有这等本事,诸人传看了半天,甚至将两张纸重叠在一起,从背后的重影看去,也没有丝毫的误差。
    燕思空将笔置于案上,道:“思空前半生颠沛流离,勤学此技,不过是为了换取钱财,糊口而已。这虽是童子功,但稍加练习,能做到以假乱真者,也并非难事!我朝能人辈出,若有一二者,如我今日所为,且问你们又如何能判出个真假?”
    他走到步青面前,俯身蹲了下来,与他视线齐平,寒声问道:“步将军,当日大都督不幸被俘,在泰宁城外,落霞山上尚且还有五万守军,代大都督暂行军务的是谁?”
    “正是末将!”
    “当日镇北王遇刺,无奈之下,我们只得暂留瞻州,对泰宁战事实在是鞭长莫及。当时前线之事,我至今不明,是谁命你们配合晟军攻泰宁的?”
    “我们接到军报,是燕大人亲自下的命令!”
    “一派胡言!”封野勃然大怒,“我伤重之时,燕大人昼夜随侍在侧,他发出的每一封书信,我都清清楚楚,何时有命你们攻城?!”
    封野既然如此说,步青也不敢再坚持,只得低下头来,闭口不言。
    燕思空接着道:“仗打完了,这笔糊涂账却不得不算清楚!我特意让刘聪将那份手谕收了起来,今日大家且来比对一番,看到底是谁在说谎?!”
    刘聪将一早准备好的东西拿了出来,将燕思空方才所书字迹,与其一一仔细比对起来。
    依旧是一模一样,毫无偏差!
    但这封手谕,已经封野证实,绝非燕思空所书。
    在诸人的议论声中,燕思空大步走到封野的王座前,案上一直放着枚锦盒,无人能猜出里面放置的究竟是何物。
    燕思空将里面的物什拿出,他只手一挥,众人只见他手中金光一现,“啪”的一声,将一物拍在案上,待燕思空将手拿开,大家才看清楚,那金光闪闪之物,竟然是只有王申或元南聿才能执掌之物——兵符!
    北境开府之初,设有两枚兵符,一为玉制麟符,为王申调遣黔州九郡兵马所用。一为金制虎头符,为元南聿执掌大同、宣化兵马的信物。
    为何兵符不在元南聿手中,而出现在了承运殿的大案上?
    “元南聿怕有意外,发兵之前将兵符藏于他大帐中。谁想调动剩余的五万兵马,就要持镇北王手谕和元大都督的虎符。你以为元南聿必然是不会活着回来了,就对外勾结,从元南聿的大帐里盗出了兵符,假说是他将此物托付于你,你以监军之名,拿着兵符假传军令,让我军将士成了朝廷攻城拔寨时的先头军,做了旁人的替死鬼!”
    燕思空一字一顿的说着,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以让人无可辩驳的力量,将那些方才嚷着要重办元南聿的声音压了下去。
    在铁证面前,方才还强自镇定的步青很快败下阵来,他嘴唇惨白,面如菜色,跪在地上藏在外袍下的双膝,已不由自主的哆嗦了起来。
    燕思空一把揪住步青的衣襟,厉声说道:“不久前,你就已经将妻儿送出了大同,此事成与不成,你怕是都早已准备好了后路。我再问你一句,是谁在指使你这么做的?”
    步青此时已经满头冷汗,他心中方寸大乱,但脑海中还尚存着一点理智,于是紧咬双唇,不敢再多说半个字。
    他此刻才真切的意识到,燕思空被天下人公认为狠角色,当真是名不虚传。
    燕思空将他猛掼在地,嘶声说道:“你罪责难逃,当由三法司审讯。王爷,臣恳请将步青有关罪证收归大理寺审理!”
    封野微微颔首,在他的示意下,步青很快被侍卫提了下去。
    元南聿已经在大殿上跪了许久,在多番攻击下,他并没有为自己辩解半句。此时,他的脊背已经湿透,神志恍惚,双膝因长时间跪着而狠狠发抖,他紧咬着双唇,好似即将要虚脱一般。
    朝堂之上,已无人再敢出来发难,危难暂时解除,燕思空长舒一口气,他走到元南聿身前,伸手要将他先扶起来。
    元南聿却甩开了燕思空的手,他将目光移到了燕思空的脸上,说道:“是我违抗军令,致使我军五万精锐死伤殆尽,使我军错失统一辽北战机。证据确凿,我无可辩驳,这个责任当由我一人承担。”
    燕思空痛道:“南聿,你先起来说话。”
    元南聿声音嘶哑,眼中含泪:“燕大人有所不知,当日我于清潭洞兵败被俘,若非将士们舍身相护,我怕是没命活到今天……他们信任我,仰仗我,但因我的过失,却害他们战死在了异乡。”
    封野坐回主位,他沉声说道:“方才你一言不发,现在,你可以自陈你当日所为的动机了。”
    元南聿上前跪了几步:“步青方才所言不错,我确实说过,紧要之时,我等当与朝廷共御外敌。我以为,泰宁不管落入谁的手中,都好于继续在金国人铁蹄下饱受**。但若说臣谄媚君上,背弃镇北王,甚至暗助朝廷,要将北境四府瓜分殆尽,这等强加之罪,臣万万不会领受!”
    封野闭上双目,神情略有疲倦,他踱到元南聿身前,问道:“南聿,我有一事不明,你为何会对圣上所言,如此深信不疑?”
    元南聿如遭雷击,他根本无言以对。
    莫说封野不懂,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何会相信陈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