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齐讪笑,终于把银匣子装好,熄灯睡觉了。
*
沈知澜的日子,就在撸猫猫,晒猫猫,给猫猫做猫饭里,飞快的过去了。而这个炎热的夏天也过了,到了初秋。
初秋虽然也热,但是不会闷的难受,更不会突然下瓢泼大雨。
在这种温度刚好,天公作美的情况下,茂王的生辰到了,不仅是寿辰,还是五十岁的整寿,自然要办的隆重且宏大,不能跌了朝廷的面子。
茂州城的士绅,都以拿到筵席的帖子为荣,绞尽脑汁的想混到一份帖子,不论是走关系还是找门路,只要拿到就行。
如果没拿到,岂不是说明自家跌落了阶层?
在这点上,沈知澜家就占了优势,不论怎么样都少不了他家的帖子,只是筵席隆重,他们是少不了要盛装打扮,务必把场面撑起来。
早半个月沈齐就把衣衫准备好浆洗好,人人都有,还有媳妇打了新首饰,给女儿儿子准备了挂坠玉佩,全套披挂上,沈知澜都觉得* 自己身上重了五斤。
虽然东西沉,架子还是要端足的,因为整个茂王旁支,但凡是还能喘气的,都会来。
沈齐不打算掐尖要强,但也不能丢了排面。
他们一家四口步行一刻钟,差不多就走到了茂王府。
整个茂王府占地四百亩,内里有分了好几个院落,又有梧桐林,秋菊林,夏荷塘等等景致,是修建的最富丽堂皇的王府之一。
初代茂王当初非常受宠,又考虑到王府是他要住一辈子的地方,请了名师,花了重金,这才打造出现在的规模,令人瞠目。
每次看到辉煌的王府,沈知澜都要感叹一下古代工匠的伟大,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靠着手工打造出如此雄伟的建筑物。
迈过大门,沈齐把帖子跟寿礼一并交了出去,门房打开后登记在礼单上,唱了一声,“妙真居士梅兰竹菊扇子一套!”
刷,前后进门的族人都转过来盯着沈齐。
妙真居士的画作,哪怕是小件,也要不少银子吧?沈齐这小子,抖起来了啊!
面对众人羡慕和惊讶的眼神,沈齐抬头挺胸,故作淡定,“我们的席位在哪儿?”
门房找了个小厮,替他们指引位置。
沈齐一家坐定后,发现四周的人,他们都不认识,偶尔才能找到一个熟面孔。
这时,刚才引路的小厮淡定介绍,“这桌是初代茂王爷八子的后人,沈晨一系的。”
“这桌是二代王爷的十三子后人,沈昇一系的。”
“这边是三代王爷的七子后人,沈理一系的。”
沈知澜听得是晕头转向,根本不知道谁是谁,实在是亲戚太多,分不清。
不光在王府后街住着沈氏族人,还有一些分家时拿到了财产的,搬到了其他地区住,或者在乡下置办了田产的,不胜枚举。
只有碰上这种场合,他才能看到人。
沈齐带着赞许的目光看向替他们介绍的小厮,“挺厉害啊,背这些东西费了不少功夫吧?”
这些族谱,他们自家人都未必记得住呢。
小厮不亢不卑的说,“都是梁长史教的好。”
是梁长史啊,的确是个思路周全,长袖善舞,处处与人为善的主儿。沈齐想到,怪不得能够在长史这个位置,安安稳稳待了十年呢。
之后但凡有新客人落座,小厮都会用不紧不慢的声音介绍,他们各自的亲属关系。
席面上渐渐人多了起来,虽然关系复杂,但总是能从中间找到几个熟人的,各自聚团聊天,也算是把场面应付过去了。
沈知澜伸长了脖子,转来转去,就是没找到想找的人,只能扯了扯爹的袖子,“爹,你看到珧姑姑了吗?怎么没见她?”
“我也没看到,或许是来的晚吧,不急,席面至少要开三天,等会儿人到齐了,我带你去找。”
第14章
随着时间推移,客院的人越来越多,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聚在一起,闲聊家常,或者说起最近的情况。
沈齐这回送的寿礼,出了一次风头。毕竟这套梅兰竹菊的扇子精致出众,品相优越,不仅实用还美观,用脚指头猜都能想到,需要人脉和心思才能买到。
沈齐满面春风的被围在中间说话,有人试探着问起他的情况,他口风紧的要命,愣是一个字都没漏出来,还反过来打听出不少别家的情况,比如谁家日子过得光鲜亮丽,似乎有了来钱的歪门路。谁家又只剩一个架子没倒,偏还要拿捏住了宗室的架子,还不肯撒手。
沈齐原先心痛花掉的一百两银子,此刻也渐渐平缓起来。虽然银子花的多,但效果也同样出众,达到了他预期的要求。
不能被人比下去啊!
大人们有大人们的话题,小孩们有小孩的玩法。沈知澜才刚刚冒出半个脑袋呢,就被闻风而来的族兄弟们围住了。
“澜哥儿,上次的故事说到哪儿了?我要听那个会飞的故事!”
“我要听那个,渡海的故事!”
沈知澜被全面包围,一个头两个大,他好声好气的说:“今儿人多,到处都不清静,回头继续讲故事,先来玩游戏好不好?”
“玩什么?”
玩什么呢?能够安顿好这么一大群孩子?
沈知澜在脑海里转了两圈,立刻找到一个最适合目前情况的游戏,跳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