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自己那时候万念俱灰的心境,明宝珊此时才知道什么叫做轻舟已过万重山。
朱姨睡着了,醉后她总是睡得格外沉。
明宝珊替她掖了掖被子,听见院外有些响动,她起身朝外去,果然就见明宝盈才回来,刚锁好了内门从台阶上走进庭院里。
月光仿佛在她面上涂了一层薄薄脂粉,可难掩她一脸的怅然倦色。
明宝珊正要说话,忽然笑了。
明宝盈这才注意到自己身上还披着孟容川给她的一条薄巾,这长巾是陇右产的绒褐,上品绒褐只做贡品,明宝盈肩头这一条虽是中品,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春夜寒凉,”明宝珊说:“这样忙的日子,还要过多久啊?”
“恐怕还要还一阵呢。”明宝盈黯然地说:“老主事没撑住,今夜去了,他几个街坊替他守了这夜,我明早要拿几吊钱去支应,所以说度支司里真是一个人都分不出来了,我这一月连休沐都不得空。”
从户部的张郎中乡下酒窖里抄出来的簿册和钱数成了撬开这件案子的关窍,铁证如山,不可辩驳,刑部就有了从大理寺移交驾部司那些罪官的由头。
老主事和几个老算官、老主簿虽然放回来了,可又从度支司抓了另一批人去,老主事出狱时已是强弩之末,另几人也要休息将养,度支司人手更缺,明宝盈每日披星戴月,亏得孟容川同她是一般光景,路上也能搭个伴。
“啊。”明宝珊轻轻叫了一声,走到庭院中牵起明宝盈的手,道:“左右我无事,明日我替你去瞧着,唉,这老主事也是可怜人呐,可你也要节哀才是。”
明宝盈点了点头,就见正屋房门推开一扇,檐下那只没做完的风筝在明宝锦头顶轻晃,翠绿而纤细的竹骨勾勒出鹰隼的轮廓。
“姐姐回来了。”
正屋的桌上永远都有吃的,褐色的粗陶碟子里跌坐着四只雪白白胖墩墩的糯米小团鸡。
明宝珊一瞧就捧脸,“好可爱啊。”
小团鸡里有一只坐不太稳,歪着身子靠在另一只小团鸡身上,明宝盈看了看小团鸡,又抬眼看着明宝锦软绵绵倚在明宝清怀里,简直是一模一样。
“这叫人怎么吃?舍不得呀。”明宝珊仔细瞧那糯米小鸡,见它们的眼睛是芝麻镶的,嘴巴是用山楂酱点的,两只小丫爪是用橘丝黏上去的。
“不用舍不得。”明宝锦捏起一只,‘啊呜’一口,把里头的红豆馅亮给她们看,“唔,这回的红豆还差不多,红豆还是一颗颗的,但又绵软。不像之前那样要么就是硬豆子,要么就是糊糊了。”
“那些红豆哪去了?”明宝盈问。
“加点水,搅合搅合成红豆汤,小青鸟喝光光了。”明宝锦抹抹嘴角的糯米粉,笑道。
第167章 升官
户部一连没了好几位官员, 眼下度支司里,赵算官补了张六的缺,明宝盈补了老主事的缺, 每日都十分忙碌。
直到今年的明算科新进了几个算官、主簿, 他们这俩赶鸭子上架的主事才算有一口气歇。
度支司里新添的算官是一女两男, 其中一个小女娘就是工部郑主事的小孙女郑三娘, 明宝清跟她见过几面,说是个很聪明的小女娘。小女娘得知明宝盈和明宝清是姐妹,自己又在明宝盈手下做事, 一下就不拘束了。
两个小郎倒是身份迥异, 一个是平民出身,父母只做些小买卖糊口,另一个来头就大了, 是林家的十三郎。
不过进官署这一日, 三个小算官都是规规矩矩穿了官袍自己来的, 郑主事没有来送郑三娘, 林千衡、林期诚或者什么别的林某人也都没有露面。
张六手下的人在这一次的事情里被削得更厉害,老主事这边的人只损了他自己一个而已,算上升迁了的赵主事也就两个, 所以林十三郎同另外一小郎都去了他手下。
谁都知道林十三郎在小算官的位置上待不久的, 他还要参加科举,来户部似乎就是为了别一味闷在家里死读书。
赵主事于曲意逢迎这件事上也实在没有什么天分, 他心里倒是想说几句和缓的,可张了半天的嘴不知道该怎么说, 再加上老主事刚去世, 他同明宝盈一样心情不佳,直接连寒暄都省略, 径直叫他们干活去了。
林十三郎好像有些意外,但也没说什么,很自如地在书案前坐下,翻开一本簿子先熟悉一下事务。
在郑三娘看来,明宝盈也是挺严肃的,只在初见她时笑了一笑,这一笑估计还是看在明宝清的面上给的,但她听郑主事感慨过,知道度支司里没了一位官运很差,命很苦的老主事。
萧世颖特批了恩典,给了老主事度支司郎中的官位,替他风光大葬了一场,一应的寿材寿衣都是礼部提供的,非常优厚,但送葬那日明宝盈听见明宝清说,这些东西煮一锅再怎么丰盛,就跟没放糖似的,看起来好吃罢了。
此时郑三娘瞧了眼对面窗子里林十三郎,也似他一般端端正正坐下来,肃着脸翻看起历年来的簿册来。
老主事在度支司里待了太久,很多地方都留了他的痕迹。
书案上的那把算盘一粒粒算珠都是油光水亮的,但有几颗因为因为经常被拨来弹去,所以都崩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