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7章
    身为王柔的嫡亲弟弟,王泽心中早就充满了仇恨。
    因此,在见到刺史张懿的那一刻,尽管心中激荡着复仇的火焰,王泽却仍旧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泽拜见使君。”
    “季道,无须多礼。”张懿神色凝重地说道。
    “其实,吾已知晓你的来意。朝廷也在催促吾尽快剿灭这群反贼。只是,眼下天气日渐寒冷,吾担心大雪封路,行动会有所不便……”
    张懿的话虽委婉,但王泽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
    他微微一笑,立即开口献策。
    “使君,其实泽有个想法,现在大军出行确实不方便,可是羌人和匈奴距离马邑很近。
    使君若是能出面会见羌族豪帅,并与匈奴单于取得联系,或许我们不必大费周章,他们便会出于自身利益助我们讨伐逆贼,而我王氏可以助使君一臂之力。”
    听闻此言,张懿顿时明白了王氏的意图。
    王氏想用利益诱惑羌人和匈奴攻击杨氏反贼,而他张懿可以用刺史权利给他们王氏开这个后门。
    这倒不是一个亏本的交易,若王氏能出钱出力,他有何理由阻止?
    这不是送上门的功绩吗?
    到时候赢了也是他张懿平叛有功,于是,两个人开始密谋起了具体的计划。
    而对于杨秋来说
    无论是天子刘宏的愤怒,还是王家的怨恨,亦或是并州刺史张懿的谋划,这都不是杨秋关心的问题。
    眼下她有更重要的事情。
    最大的危机已经解除了,那么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呢?
    发展生产力,追求科技革新?
    不不不,这些是重要,但有件事情比这个还要重要,
    那就是统一思想,确保这个新兴的团队能够凝聚起利益一致的政治共识!
    她必须让每一个人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处境,明确未来的目标,以及为何这些目标值得大家共同奋斗。
    一个政权建立,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你拥有多少高产种子,有多少粮食武器,而是大家要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和方向。
    当然,杨秋知道很多人的想法还是打天下建功立业,然后让自己成为新一代王朝的食利阶级。
    这种想法现在也不适合批判。
    你让众人跟你混,但让大家吃不好穿不好,道理讲得再好听,其实都要背叛跑路。
    但仅仅靠利益也是不够的,一个团队若仅靠利益维持,一旦别人一开价高一点,岂不是都跑路?
    所以要重视思想建设,人类是会思想的高级动物,每天需要的不仅是吃到嘴里的食物。
    一旦口腹之欲满足,人类会自然而然寻找更高级的精神追求。
    所以,杨秋要让自己这个团队凝聚共识。
    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我们未来要做什么?我们为此需要做哪些努力?
    于是,在阵亡的兵卒得到妥善抚恤,马邑县的生活秩序逐渐恢复之后。
    杨秋召集了她的心腹团队,准备又召开一次会议。
    和上次一样,来的人包括杨秋的二叔杨南,三叔杨西,兄长杨石。
    再然后就是邓家三姐弟,邓容,邓广,邓勇。
    接着就是张杨,秦峰,马青。
    这些人都担任着杨家军目前最重要的几个职位,所以关于未来要怎么做,这个团队未来方向是什么?当然要大家坐在一起讨论。
    至于吕布一行人,嗯,暂时还没有资格参加这种内部会议,还处于降将考察阶段。
    于是在所有人到齐之后,杨秋率先开口了。
    “诸位,杨家军最大的危机已然解除,眼下即将步入冬季,汉军无力在冬日开启战端。
    所以接下来几个月,诸位暂且可放宽心,享受这一段安宁时光。此番成就,全赖于诸位近期同心协力、奋力拼搏。
    但思及明年,我们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届时我们应如何应对?杨家军的未来应该怎么走?当前最紧迫之务为何?我知诸位心中皆有思量,故请畅所欲言,共谋良策。”
    此言一出,众人瞬间精神振奋,先前的紧张与不安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勃勃野心。
    在杨秋的鼓励下,首先发言的是邓容。
    她身为名副其实的后勤总管,被委以长史之重任,既需参与军政要务,又要操劳民生琐事。
    因此,邓容的事务最为繁杂,凡事皆需经过她之手。
    “将军,虽然目前粮草充足,但终有耗尽之时。因此,接下来的重中之重应是屯田之事。
    眼下天气即将转寒,我们应抓住这最后的时机,立即动员百姓种植冬小麦,这样来年夏日就可以收获一季粮食了。
    所以,我们现在要尽快将冬小麦的种子和肥料分发至马邑县各地,推广种植之术,这样明年全县百姓的粮食收成将会大大提高。”
    粮食乃军队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邓容之言切中要害,种植冬小麦确实能为来年带来丰厚的粮食收成,为杨家军的未来提供有力保障。
    于是,此提议得到了众人一致赞同。
    既然粮食讨论完了,杨秋又开口问了起来。
    “盛嘉,除了粮食问题,你还有什么建议?”
    盛嘉是杨秋给邓容取的字,从她开始给邓勇取字之后,另外几个没有字的人都让她取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