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0章
    根本不是的。
    实际上那几个月可能一半的时间啥事儿都没干,甚至还会让兵卒们在周围屯田种地。
    所以真实的战争里,如果不是攻城站,野外战是两边先赶紧找个有利的地形安营扎寨,占据一些有利的地形。
    之后两边都各自派斥候去刺探两边军情,看看对方的实力,接着找出对方的兵力部署,防线弱点。
    当然,这种时候就是发挥计策的时候了。
    怎么骗取对方自己其实是八千人,但实际上做出有五万人的迹象?
    毕竟具体有多少人,实际上只有统帅最清楚,可能连士兵们自己都不知道。
    至于防御弱点,有时候可能真的是敌军在这个地方真的没考虑到。
    所以这时候如果直接攻击弱点,那就会获得一场胜利。
    但有时候也可能是敌军故意露出来的一个破绽,然后让你走进陷阱最后被围杀。
    所以打仗这事儿,不是两边都到齐了就马上打,而是两边互探虚实。
    一旦确定对方的弱点,那就是交战的时候了。
    但那也不是大规模作战,如果有一万人,大概会派几百人去试探一下。
    然后在几个月之中互相消耗彼此的耐心。
    如果在这过程中能够确定对方的粮道,断了他们的粮食,那对方就不战而退了。
    所以很多时候历史上的奇策,要么就是烧了对方的粮仓,要么就是断了对方的粮道。
    没有粮食,战争自然就胜了,因为敌军没有吃的会自然溃败。
    而对于这一批汉军来说,匈奴的四千人主要是骑兵。
    他们并不擅长攻城,所以他们的主力主要是用在贼军出城时候进行攻击。
    而汉军的四千人呢,里面的精锐大概也就一千人,另外的三千人,基本都要去砍树。
    毕竟是攻城,所以要准备很多器械,安营扎寨之后要直接砍树做云梯,投石车、攻城车等等。
    这个准备工作至少都需要十多天以上,所以打仗其实是件很耗费时间的事情。
    需要极其强大的耐心,也需要极其强的管理能力,能够让军队的上上下下调度有序。
    若是有一点点混乱,那军队就会自行溃乱了!
    于是,在这一次大军出现在了马邑县四十里之外的地方时,已经到了这一年的年底了,还有五天就是新年。
    马邑县的老百姓们都不知道接下来会有敌军攻击过来,杨秋也没让人宣扬。
    因为她知道对方需要花十多天的时间休整,所以暂时不会打过来,那还不如让大家过个好年。
    当然,张懿这边不会知道杨秋的想法。
    他们甚至不知道在杨秋的脑海里面,他们这大军布置的地点,粮食藏匿的地方,粮道行进的路线,杨秋通通都知道。
    如果要搞突袭,直接抄了他们的老巢,把他们的粮仓给点燃,其实杨秋都能做到!
    但她还是决定让大家先过个好年。
    反正对方暂时又打不过来,不需要这么着急。
    更何况把时间耗久一点,那就能够拖到黄巾起义的时间了,杨秋还不想这么快打败汉军,她现在玩的是拖延战术。
    所以把对方拖延到一月,先打几场小战,然后二月份直接将他们一锅端了。
    那时候朝廷就无暇他顾了,因为黄巾起义的火已经燃遍整个天下了。
    至于黑狼羌和匈奴羌渠的作用,那还得再等一等。
    毕竟打仗的目的不是看杀了多少个人,而是看自己的战略目的是否达成。
    至少杨秋现在的战略目的不是把这群汉军给杀了,而是把他们困在这里。
    因此,马邑县里面,老百姓们高高兴兴的准备着过新年。
    每次新年时候,都要对祖宗神灵开始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而杨秋则陪着自己的小妹做数学题。
    没错,杨秋发现自己这个妹妹在数学上挺有天赋,所以专门准备了一些数学书籍让杨冬学习。
    若能把自己这个妹妹培养成理工科人才,那岂不是可以开启未来的科学大门?
    所以杨秋特地购买了一些书籍,然后再用纸张抄写成汉隶来给自家小妹学习。
    这其中包括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和物理生物知识,而杨冬学得津津有味,并且对数学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阿姊,马黑那个小子说,我给他看的书是假的,什么微生物细菌,这都是骗人的,我辩不过他。
    阿姊,你能不能证明这件事情啊?那小子做数学题比我厉害,这件事情上就坚持说我蠢,可是这是阿姊给我看的书啊。”
    这问题让杨秋稍微尴尬了那么一会儿。
    关于教育这件事情,不可能直接抄写现代的书籍让大家学习,毕竟器材不具备。
    但又不能不发展科技。
    其实古代的工匠很聪明,不管是木匠还是铁匠。
    只要能让他们知道过程,知道图纸,其实他们都可以摸索出来,但这也不是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
    而汉朝的数学非常先进,至少在同期,汉朝的数学家已经是最牛逼的了,只是学习的人只包括顶尖那一批人而已。
    所以在数学方面,杨秋虽然陪自己妹妹做点数学题,但其实她并不能教导啥。
    即使她能把未来的数学理论知识买下来,但她也看不懂。
    数学不会,那就是真的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