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样危急的时刻,众人都慌乱无措。
太史慈却是毫不畏惧,他立即拿起弓箭,一箭精准地射杀了那一只庞大的老虎。
这件事情瞬间在辽东郡传扬开来,太史慈直接成为了辽东郡的射虎英雄。
吕布听闻此事,自然觉得对方肯定是一名壮士。
而事实上,在两人亲自见面之后,吕布也确定自己的猜想是对的。
太史慈长得极为勇武壮硕,面容又刚毅坚定,一看就是一个猛将。
于是,他亲自发出邀请,希望太史慈加入昭国军队。
作为昭国的征东将军,吕布现在也算是一位大人物了,如今他亲自前来邀请人,太史慈心中自然有些激动。
毕竟吕布这些年的赫赫威名,在辽东郡那可是如雷贯耳的英雄人物。
英雄惜英雄,太史慈对吕布自然欣赏敬佩,于是他亲自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为自己之前隐瞒身份的事情诚恳道歉。
吕布并未介意此事,而是大度地恢复了太史慈的姓名。
至于之前隐瞒身份的事情,官方的惩罚是罚款,将太史慈的俸禄罚了数倍。
但私下里,吕布又给太史慈亲自送来了布匹、粮食和金钱。
所以,这罚款只是官方上的惩罚而已。
毕竟伪装身份总是要有官方惩罚的,而吕布的这番举动,让太史慈更加感激了。
正好这个时候,杨秋这边要求吕布加入接下来的幽州征战。
所以,吕布便要求太史慈加入昭国,在这场战争当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然而,太史慈依然有所犹豫。
最后,吕布和太史慈做了一个交易,让太史慈参加这场战争。
如若战争结束之后,太史慈依然不愿意加入昭国,吕布答应亲自让商队送太史慈回东莱郡。
吕布都礼贤下士都做到了这一步,太史慈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所以,他参加了这一次的战争。
在战场上,太史慈亲眼见证了吕布手下的将领们在战场上有的勇猛无敌,也见证了昭国士兵们的良好待遇。
不管是在丰厚的俸禄,还是平时吃穿上的贴心安排,以及军营里面的识字课程,这都是太史慈感到意外的地方。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太史慈才终于明白了昭国强大起来的原因,他的心中也渐渐有了偏向。
而面对吕布在此刻的询问,太史慈笑着,眼中闪烁着敬佩与憧憬。
“吕将军,昭国向来体恤百姓,护佑兵卒。
吾居此日久,方悟耕者有其田,诚乃大义之事。令天下万民得饱暖,此乃国家之责。
吾亦信昭王能率吾辈建强盛之国。大丈夫处天地之间,当为不世之功,成宏图大业。
吾愿效命于昭国,为其辉煌之未来,尽吾绵薄之力。”
此话一出,太史慈只觉自己心中那最后一丝犹豫也消散得无影无踪,此刻,他的心中只剩下了一番雄心壮志。
而吕布此刻亦是激动万分,他是真的欣赏太史慈。
从第一次见到太史慈起,他就认定此人未来必定能在战场上绽放光彩,成就一番大业
所以,他一直对太史慈礼遇有加,认真地演绎着礼贤下士之举。
当然,这些举动绝非虚情假意。
强者向来只会欣赏强者,吕布自然也不例外。
他对太史慈的欣赏,源于太史慈身上那股勇敢无畏的气质和卓越的才能。
如果是在很多年之前,吕布觉得自己或许不会有如今这般宽广的心胸。
然而,如今的吕布已经深刻明白,若要让昭国问鼎天下,仅凭他吕布以及昭国现有的几位将领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将越来越多的人才招揽过来,他们昭国才能成就不朽伟业。
“此实乃我今日所闻的最佳消息。若非军规不许,我此刻倒是真的想要畅饮一番。
子义,我断不会让你此生悔今日之抉择。以你之能,未来必定在昭国有一番大作为。
你在昭国之日渐久,亦知我昭国对人才提拔不拘一格,绝不拘泥于家族出身,昭国每年皆主办各类考试以选拔人才。
想那第一年武举之首徐晃,如今已在战场独率一军。说不定往后数年,徐晃便能成为一方统帅,独领大军。
子义,你未来可期,我观你绝不逊于那徐晃。”
此话一出,太史慈的心中也瞬间被一股强烈的激动之情所点燃。
他当然知道昭国这几年举办的考试选拔了许多人才出来。
尤其是第一年的徐晃,其卓越的才能和出色的表现,让众人纷纷猜测他会成为未来的征西将军。
至于当时并列第二名的贾衢和褚燕,这两人现在也算是位高权重,所以他们的经历也被人们津津乐道。
这也导致昭国这几年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了,谁都想要鱼跃龙门。
而他既然已经加入了昭国,太史慈又怎能不向往这些人的人生呢?
他的心中燃烧着熊熊烈火,渴望即刻做出一番大事业。
恰好在这个时候,有人突然匆匆上前禀报了最新的军报。
吕布听完,瞬间笑出声来。
那爽朗的笑声仿佛能穿透云霄,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与豪迈。
“不知有何喜事,将军瞧起来甚是欢喜。”
一旁的太史慈率先问了起来,明明这几天已经将大战打完,这几天不过是一些残兵败将而已,有什么消息能让吕布如此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