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
    客厅里一时只剩下煤球细微的呼噜声和两人之间无声流淌的暖意。
    “那……现在怎么办?”苏瑶打破沉默,声音不自觉地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林野怀里的睡猫,“林晚那家伙肯定走远了。”她嘴上抱怨着,眼神却黏在煤球身上,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柔软。
    林野低头看了看怀里睡得香甜的毛团,动作轻柔地调整了一下姿势,让煤球睡得更安稳。“先养着吧。林晚发现它不见了,会联系你的。”她的声音同样很轻。
    “也只能这样了。”苏瑶耸耸肩,目光却舍不得离开林野抱着猫的样子。阳光透过落地窗,在林野低垂的眼睫上投下小片阴影,她抚摸着煤球后背的指尖温柔而专注。这副画面,宁静美好得让人移不开眼。她突然意识到,这是林野第一次在这个家里,展现出如此外放、如此“家常”的温柔。不再是那个站在角落局促不安的女孩,而是自然而然地接纳了这只意外闯入的小生命,像接纳一份不期而遇的礼物。
    “它……睡你房间?”苏瑶试探着问,心里莫名有点期待。
    “嗯。”林野点头,“我房间有地毯,安静些。”
    煤球的到来,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苏家平静(相对)的生活里激起了新的涟漪。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只猫的日常,更是一条无形的、毛茸茸的纽带。
    早晨:
    林野的生物钟让她准时醒来。枕边传来毛茸茸的触感和细微的呼噜声——煤球蜷缩在她枕头旁。林野眼中掠过一丝暖意,轻轻起身。厨房里,林野准备早餐,煤球安静蹲坐在门口地垫上“监工”。
    苏瑶打着哈欠来到餐厅,看到这一幕林野忙碌背影+门口“监工”的煤球,脚步顿住。一种奇异的平静感取代了平日的起床躁郁。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看到林野的身影,以及由她带来的这份……秩序感?煤球的陪伴,似乎让林野身上那种沉静的力量更容易被感知了。
    午后:
    林野在窗边看书或整理笔记。煤球蜷在她脚边打盹。苏瑶窝在沙发看剧本,目光偶尔会无意识地飘向窗边。那副宁静的画面一人一猫+阳光,让她紧绷的神经也不自觉地放松下来。她甚至会想:林野看的那些中医书,真有那么有意思吗?
    傍晚:
    苏瑶结束工作回家,带着一身疲惫。煤球像道黑色小旋风跑来,绕着她的腿打转,“喵喵”叫着蹭她脚踝。这份纯粹的热情欢迎,总能冲散她不少烦躁。当苏瑶因工作烦闷坐在沙发发呆时,煤球会跳上来,蹭蹭她,甚至伸出小舌头舔舔她的手指,发出安慰般的“喵呜”。虽然笨拙,却真诚得让人心软。
    这时,林野通常会无声地出现,递上一杯温水或一小碟水果,只说一句“先喝点水”或“吃点水果”,并不多问。这份恰到好处的陪伴和空间感,让苏瑶感到一种被尊重和被接纳的舒适。她开始觉得,家里有林野在,似乎……没那么让人烦躁了。
    新的一天,新的互动:
    早餐时,苏瑶注意到林野手机亮着的屏幕上是“幼猫营养”、“猫饭食谱”的搜索页面。她心里微微一动:林野对煤球是真的很上心。
    “喂!”苏瑶清了清嗓子,走到林野身边,“煤球好像不爱吃之前的猫粮?我看它对着碗爱答不理的。”她努力让语气显得像平常的挑剔。
    林野盛出煎蛋:“嗯,它喜欢吃水煮鸡胸肉丝。”
    “哦?怪不得!”苏瑶像是找到了答案,语气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轻松,“我就说嘛,这小东西还挺挑!”她顿了顿,看着锅里滋滋作响的火腿片,一个念头闪过,“……要不今天给它弄点?反正我也没事。”她说完,有点不自然地别开脸,像是为自己的主动找借口。
    林野看了她一眼,点点头:“好,在保鲜层左边。”
    苏瑶打开冰箱,认真挑了块鸡胸肉和小碗。“切丝?”她问。
    “嗯,细一点。”林野指导。
    苏瑶拿起刀,动作生疏笨拙地与那块鸡肉“搏斗”,切得长短不一。她皱着眉,全神贯注,鼻尖甚至沁出细汗,仿佛在完成一个重要的挑战。煤球闻到肉香,凑过来仰头看着。林野一边煎火腿,一边看着苏瑶努力的样子和脚边的小猫,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这画面意外的……有生活气息。
    当水煮鸡丝拌入煤球碗里,小家伙立刻大快朵颐。苏瑶看着它吃得香,脸上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带着点小得意:“看!我说它爱吃这个吧!”
    林野将火腿片放入盘中,目光扫过吃得欢快的煤球,又看向苏瑶脸上那难得一见的、不带任何骄纵的纯粹笑容,平静地应道:“嗯,观察得很仔细。” 这句客观的肯定,让苏瑶的心莫名地轻松了一下,像是自己做的事被认可了。她掩饰性地低头逗猫:“慢点吃!”
    早餐气氛比往常更自然。苏瑶甚至主动帮林野端了盘子(虽然动作有点僵硬)。饭后,她看着林野收拾,犹豫片刻,小声说:“煤球……昨晚在我地毯上睡的。它……好像挺喜欢那地毯的。”她顿了顿,像是下了个决心,“它要是想过去……就让它过去吧。”说完,她飞快地瞥了林野一眼,立刻转开视线,耳根有些微热。这算是……对那只猫或者说,对林野的一种信任的表示吧?她心里给自己解释。
    林野擦桌子的动作顿了一下,看向苏瑶微红的耳朵,明白了这许可背后的接纳意味。“好。”她声音平稳,“它要是闹你,告诉我。”
    “知道了!”苏瑶应了一声,脚步略显匆忙地离开了厨房,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轻松感。
    第19章 习惯的靠近与笔下微光
    苏瑶那句关于煤球的“许可”说出口后,心里那点微妙的别扭感很快被一种奇异的安定感取代。仿佛推开了一扇门,门后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一片更舒适的空间。
    接下来的日子,苏瑶发现自己越来越自然地待在林野附近。
    厨房的“常客”: 她出现在厨房的频率变高了。有时是倒水,有时是找零食,有时……就只是站在那里看林野做饭。看那双修长的手如何利落地处理食材,看热气如何氤氲她沉静的侧脸。她偶尔会不自知地问:“今天做什么?”或者“这汤里放了什么?闻着挺香。” 语气少了挑剔,多了点纯粹的好奇。
    共享的静谧时光: 午后,她有时会抱着平板或剧本,坐到窗边离林野不远不近的另一张椅子上。两人各做各的,煤球有时在林野脚边,有时会溜达到苏瑶这边蹭蹭。空气中流淌着书页翻动、笔尖沙沙、以及煤球呼噜声的宁静合奏。苏瑶发现,在这种无声的陪伴中,她看剧本的效率竟然提高了。
    别扭下的关心: 看到林野整理中医笔记到很晚,书房灯还亮着。苏瑶会故意端着一盘切得乱七八糟的水果(声称是“练刀工失败品”)走进去,往桌上一放,语气硬邦邦:“喂!这么晚还不睡?灯费电!” 不等回应就快速转身离开。林野看着那盘充满“创意”的水果,再看看门口消失的背影,眼底会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这姑娘表达关心的方式,真是……独树一帜。
    煤球的“粘合剂”: 煤球彻底成了自由穿梭的信使。清晨用它湿漉漉的鼻子蹭醒苏瑶,夜晚则可能出现在任意一个女孩的房间地毯上。当苏瑶情绪低落时,煤球毛茸茸的温暖和呼噜声是绝佳的安慰剂。而当苏瑶因为煤球无意间“告密”比如林野烫到手而急吼吼拿着药箱冲过来,嘴里骂着“笨死了”,手上却动作轻柔地涂药时,林野感受到的是一种被笨拙保护着的暖意。
    与此同时,林野的编剧工作仍在继续。《灶上烟火》接近尾声,编辑的催稿信息不断闪烁。
    夜深人静,煤球在窝里酣睡。林野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下,笔尖悬在纸页上。她需要一个温暖而有希望的结局。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离了虚构的故事线:
    飘回苏瑶笨拙切鸡丝时专注的侧脸和她看到煤球吃得香时露出的、毫无保留的灿烂笑容。
    飘回她别扭地递来水果盘时强装镇定却掩不住一丝关心的眼神。
    飘回她允许煤球自由出入房间时,那微红的耳根和故作轻松的语气。
    飘回那只总是充满活力、像个小太阳般的女孩,和她身边那只带来无数意外温暖的黑色毛团。
    一种柔软的情绪悄然弥漫。笔尖终于落下:
    ...小面馆的灯在夜色里执着地亮着。阿晚洗净最后一个碗,擦干手,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这方小小的天地,是她安身立命的堡垒,也承载了她所有的坚持。
    门被推开,风铃轻响。阿晚回头,看见那个总带着一身鲜活气息的女孩站在门口,怀里抱着一只睡得迷迷糊糊的小橘猫。
    “喏!路上捡的,饿得直叫唤!”女孩的语气依旧爽利,动作却小心翼翼,“你这儿有吃的没?它好像走丢了。”
    阿晚看着女孩怀里温顺的毛团,再看看女孩明明有点不耐烦却掩不住关心的神情。她没说什么,转身去厨房,很快端出一小碟温热的牛奶泡软的馒头。女孩蹲下身,耐心地喂着那只小猫。昏黄的灯光下,女孩低垂的眉眼显得异常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