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水乡人家(种田) 第176节
    为了不妨碍这对人,她还是去钓鱼吧。
    她还将郭勤和巧儿都叫到跟前,费力地说故事。
    等船靠岸,郭大贵就带着沈寒梅上河埂去了。
    “河埂上也没什么好玩的。”沈寒梅上去后想。
    然郭大贵在草丛里寻这个弄那个,净弄些稀奇古怪的野草野果,每样都能说出一番缘故;她自己也撵蝴蝶看小鸟,才觉得有趣起来。
    两人在河埂上跑好远,画舫在水里不远不近地跟着。
    郭大贵发现一丛花儿,开得十分好看,忙掐了递到寒梅面前。朝她头上看看,想帮她戴上又觉不妥,因道:“回去让丫头帮你戴。”
    沈寒梅脸上红晕滚滚,鼓起勇气白了他一眼道:“不是你刚说的,别什么事都指望旁人。你没长手?”
    郭大贵也不是傻子,当即明白过来。
    他也红了脸,傻笑道:“那我戴了。”
    对她头上左看右看,选了一处空隙簪上两朵花。
    插好了又退后一步仔细端详。
    沈寒梅被他看得心跳如擂鼓,问:“怎么,不好看?”
    郭大贵道:“你戴着钗的,好像有些挤了。”
    沈寒梅头上本就戴了凤钗,还有花钿,如今又插上两朵鲜花,确实有些不大对劲,他不会描述,便说有些挤。
    沈寒梅自比他精通装扮,回忆了一下早上镜子里照见的自己形容,想了一想,道:“把凤钗拔下来。”
    郭大贵依言替她拔下凤钗,果然觉得好多了。
    他将凤钗递给沈寒梅,笑道:“好了!”
    沈寒梅接了过去,止不住也笑容满面。
    然见他笑得那样开心,忍不住又白了他一眼。
    因回头看看画舫,还没跟上来,便道:“咱们回去吧。不然清哑妹妹该急了。”
    郭大贵道:“嗳。”
    当下两人并肩,慢慢往回走。
    郭大贵不时提醒寒梅,“这有个坑,当心脚底下。”“等等,我把这刺弄开,别把你裙子划了。”“你走累了么?要累了就歇歇。”“这么出来逛一趟,你晚上就能多吃些了。”
    这时候,他完全忘记了自己之前要沈寒梅学这学那的话,只觉得她很容易受伤受累,他十分担心她,所以啰啰嗦嗦不住叮嘱,恨不得背着她走。
    沈寒梅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甜蜜,对眼前少年心生无限期盼。
    将来,他会一直这样对她吗?
    应该会吧,清哑说她三个哥哥都好的很。
    他们家,可是连妾都没有呢。
    第198章 不悦(二合一章求粉红)
    她看着郭大贵,喜悦地一笑,提起裙子往前奔去。
    到了画舫边,船娘将搭板横在堤岸和画舫之间。
    因一船人都望着,沈寒梅也不好意思等郭大贵了,自己先上船。谁知她心情愉快,没留神把凤钗掉进水里去了。
    “啊呀,凤钗掉了!”她急忙喊。
    丫鬟忙探头瞧水里,又问“姑娘怎么把凤钗拿下来了?”
    沈寒梅怎好说郭大贵掐了花儿给她戴,因此作声不得。
    船娘用竹篙朝下探了探,道:“这么深!这可怎么办?”
    沈寒梅的奶娘宋妈妈道:“你们谁会水?下去捞上来。”
    几个船娘面面相觑。
    她们是会水,可是潜到深水底摸东西却不成。
    但这话却不好说的,怕人以为她们托懒,少不得试试。
    正在这时,郭大贵赶来了。
    问清缘故后,道:“这有什么。我下去捞上来就是了。”
    沈寒梅忙道:“你下去?那怎么成!”
    宋妈妈也道:“三爷不用下去,让她们下去。”
    她指的那几个船娘。
    因在她心里,也早把郭大贵当自家姑爷了。
    郭大贵笑道:“这儿就我一个男人,又年轻,我不下去捞,倒叫几个婶子下去捞,多不好!这水深,她们未必下得去。”
    他还不习惯主仆尊卑,觉得让女人家还是长辈干这个不好。
    沈寒梅拦道:“这水好深呢。你别下去了。凤钗我不要了。”
    她先见船娘用竹篙探过底,那水足有七八尺深,哪敢让他下去。
    郭大贵道:“瞎说!好好的东西怎么不要了呢?你们都上船,到里边去,别往这儿看。我下去一会就摸上来了。”
    清哑劝道:“沈姐姐。让三哥下去捞吧。三哥水性很好的。”
    她也觉得让船娘下水不好。
    再说她们是女人又不好脱衣裳,怎么下去?
    若穿衣裳下去,回头上来又没的换。
    沈寒梅见他兄妹都这样说,只得答应了。
    那心里对郭大贵就更牵念了——
    这样善良的人,往后会一辈子对她好吧!
    宋妈妈便对船娘道:“这是郭三爷心地好。还不谢过三爷!”
    众人都谢郭大贵。
    郭大贵摆手,示意她们都避开。
    于是众人都避进船舱。
    郭大贵先脱了外衣,然后隐在船舷下脱了里衣。搁在岸边草地上。一个猛子潜下水底,很快就将凤钗摸了上来。
    待他穿戴的整整齐齐,头发上滴着水走上船。将凤钗递给沈寒梅时,她觉得鼻子有些发酸,“瞧,头上还滴水呢。英儿。拿块干净手巾来。”
    英儿忙拿了几条干手巾来。
    沈寒梅接过来,命郭大贵坐了。亲自为他打开头发,为他擦拭;擦得半干后,又帮着通头;待头发全干了,又亲自帮他挽发。
    郭大贵欢喜又心虚。转头看了清哑一眼,脸红红的。
    清哑觉得自己很“电灯泡”,正想找个什么理由让他们独处。那时船已经到了田湖东,她便对沈寒梅道:“我想下去湖边走走。我还没好好逛过呢。以前都是坐船的。”
    沈寒梅忙道:“那我们一起下去。”
    清哑摇头道:“你们不用去。我就带细妹上去。我想静一静。”
    她连郭勤和巧儿也不想带,小孩子好动,她怕管不住他们。他们年纪小,待在船上不会太影响郭大贵和沈寒梅,况且有那么些丫鬟在,也能照看他们。
    沈寒梅就犹豫了。
    郭大贵不放心道:“小妹,你和细妹两个人上去怎么行?”
    清哑道:“行的。你们在湖心亭那等我。”
    她早就想静静地走一走,独自品味水乡美景,却总找不到机会。
    在绿湾村时,原先还能在自家园子里逛逛。自从家里开了坊子,园子里常有人,她出来的就少了;来到霞照城,她身边更是不断人,也只和严未央等人坐船游过田湖,从未好好在湖边逛过。
    这样的秋日里,在湖边漫步那才自在惬意呢。
    沈寒梅见她意已决,便道:“让宋妈妈和李妈妈陪你吧。我们就在湖上。若是逛累了想上来,就让妈妈喊一声。”
    清哑不想让他们担心,便答应了。
    她叮嘱郭勤和巧儿不可顽皮,才和细妹下船。
    宋妈妈和李妈妈紧随其后。
    上岸后,走在垂柳下的青石通道上,清哑觉得心神飞扬。
    踮起脚,扯了下上头垂下的柳条,忍不住笑了。
    因回头对宋妈妈道:“辛苦妈妈了。害得妈妈跟着我跑。”
    宋妈妈满面笑容道:“姑娘说哪里话!我们还想下来走走呢。坐船久了,人烦闷的很。”
    李妈妈也道:“说起来我们还沾了光,能跟姑娘出来逛。”
    清哑知她们客气,微笑道:“我不用人伺候,两位妈妈只管自己逛。咱们只要别走散了就行了。”
    宋妈妈是沈寒梅的奶娘,跟着沈寒梅见过清哑数次,知她秉性喜静,听她这么说,乐得自在,也不去打扰她,只和李妈妈在后不远不近地跟着,以防遇见什么人和事,才上去应对。
    清哑就带着细妹,一边走一边赏玩。
    初秋的骄阳下,湖面绿荷依然茂盛。
    荷叶丛中一条条通道,有画舫泛波而过。
    其中一艘画舫上,方初和谢吟月正对面而坐。
    原来,谢吟月煎熬了两日后,这日午后邀方初出来游湖。
    “最近事多,我想散散心。不如咱们去湖上消磨一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