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水乡人家(种田) 第185节
    韩希夷觉得身旁人一丝动静也无,却不敢转头去看她。
    就听“得得”马蹄响,很快就到了严家门口。
    两人一起勒住马,韩希夷道:“姑娘走好。”
    借着门口悬挂的红灯笼,严未央定定地看了他好一会,正在他犹豫要不要开口的时候,她忽然纵马奔进院门。
    看见两扇门合拢,韩希夷轻叹一声,拨转马头。
    ※
    另一边,方初搀扶谢吟月上车。
    谢吟月抓着他胳膊不肯丢手,嘴里道:“你来!”
    他无奈地叫锦绣,“还不来帮忙!”
    她以前可是连跟他同坐一辆车都不肯的,今晚实在喝多了。
    锦绣心思复杂地看了他一眼,强掰开谢吟月的手。
    谢吟月眼泪就下来了,“你……欺负我!”
    方初听了更黑脸,心想我哪有欺负你!
    他觉得自己白活了这么大,又定了亲好几年,其实一点不了解女儿家心肠。像韩希夷说的,女人心就是海底针。
    就说今天,他说不来吧,谢吟月偏要来。
    来了又借酒浇愁,如此纵狂,为的是哪般?
    这会子半醉不醒,他简直不知该拿她怎么办。
    还有严未央,平日就算爽快,也没这么喝过酒,怎么就喝起来了?
    还有郭清哑,那真是多说一个字也不肯的人,又和吟月不对付,怎么也跟她对喝起来了?
    车上,谢吟月心痛、胃痛、头痛,浑身都痛!
    方初一直送她到谢家别院,等锦绣伺候她睡下了才离开。
    这时候,他才有心思想其他。
    越想越烦闷,觉得谢吟月脾气越难以捉摸了。
    又想起郭清哑,怎么那么能喝酒呢?
    ※
    再说清哑,和郭大贵回家后,见大哥郭大全也回来了,正在堂间和吴氏说话呢,他们便也坐下,和大哥交流今日所经之事。
    吴氏听说清哑喝了酒,大惊小怪起来,又是摸她额头,又是问她心里可难受、可想吐,又赶着骂郭大贵,怎么能让妹妹喝酒呢!
    郭大贵惭愧地说,他拦不住。
    清哑道:“娘,我没事。严姑娘想喝,我陪她的。”
    “严姑娘?”吴氏听了惊讶,“好好的,你们怎么拼起酒来了?”
    清哑道:“人多,凑起兴致来了。”
    她当然不能说严未央借酒浇愁。
    郭大全瞅了她一会,笑道:“娘,小妹没事。小妹,你喝了多少?”
    清哑不好意思道:“怕有几十杯吧!”
    众人都张大嘴巴,跟看怪物似的看着她。
    第204章 守护(二合一章求粉红)
    清哑更不好意思了,小声道:“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喝。”
    回头被人传成女酒鬼了。
    郭大贵笑道:“谢大姑娘和严姑娘她们都醉了。”
    吴氏噗嗤一声笑了,撇撇嘴道:“连喝酒都喝不过我闺女!”
    口气十分的鄙视,还自豪。
    清哑推了她一下,嗔道:“娘!这话可不能在外说。”
    吴氏忙道:“这还用你说!娘晓得。”
    郭大贵又问起其他的事。
    清哑一一都告诉了他,特别提到韩希夷说鲍家少爷的话。
    郭大全听了沉吟,半响才对她笑道:“大哥知道了。这霞照城有钱人一扫一箩筐,咱郭家算不上什么。”
    郭大贵道:“可不是。就看那鲍家少爷今天在醉仙楼摆的宴席,那叫丰盛!这还不是在他家里呢,他家里也大摆宴席吧?”
    郭大全点点头,道:“那还用说。”
    吴氏摸摸清哑的手,道:“累了一天,又喝了那些酒,快洗洗睡去吧。巧儿还等你呢,叫她先睡也不肯,和勤娃子一直在写字。”
    清哑听了忙起身,带着细妹走了。
    回房洗漱后,将巧儿打发睡了,她却没有睡意。
    因想着明天要去卫家,卫家以蜀锦擅长,她便叫细妹取了从方家和严家得来的有关蜀锦方面资料,在灯下细细翻阅。
    细妹在旁做针线陪她。
    做了一会,抬头不放心地问:“姑娘,你心里觉得怎样?”
    清哑疑惑地转头,道:“什么怎样?”
    细妹怀疑地问:“你真没事?”
    清哑方才知她说喝酒的事,便摇摇头。
    细妹就满眼钦佩。又低头做自己的活计去了。
    清哑道:“别做了,伤眼。来,我跟你说这个……”
    她教她看织锦、认图稿,将自己心得一点一点告诉她。
    细妹认真听着,再按自己领会的讲给清哑听。
    两人话语不多,配合却越来越默契。
    直到夜深了,细妹才对清哑道:“姑娘。该睡了。”
    清哑这才收拾了上床歇息不提。
    次日。她只带了冬儿和细妹去卫家。
    卫昭和卫晗都陪着她。
    清哑也如在别家一般,对坊间管理提出自己看法,只是在和意匠们见面时。卫家和别家不同,并未拿出全部图稿给她看,只拿出两张向她请教,想在特定的设计上突破。
    清哑感觉到被防备。还想利用她。
    她便对卫昭道:“我也不是全通的。卫家的蜀锦无与伦比,我只能给点建议。”遂仔细看那两张图。然后略做提示。
    就这样,卫昭也满意地点头。
    后来,清哑照例向他提出要看蜀锦的历史资料。
    卫昭探究地看着她,问道:“姑娘在别家都看了?”
    清哑道:“看了一点。”
    这涉及各家秘密。她自然不好细说。
    卫昭便道:“好!只是那些老东西都不知丢哪去了,我叫人找些给姑娘。若姑娘能有所领悟,我们也不白贡献。”
    清哑心里便有些不舒服。
    方瀚海看的很准。她大多时候是凭直觉判断一个人。对于卫昭,她感觉他心思太深了。行事用意也很模糊,所以一直不大信任他。这感觉终于得到证实,她便沉默了,再未提其他要求。
    恰在这时,王杏儿进来。
    看见清哑,立即浑身戒备。
    清哑便提出告辞。
    卫昭兄妹都挽留,于是勉强吃了一顿饭才离开。
    卫晗送清哑。
    路上,她轻声向清哑讲述卫家的发展,并述说蜀锦的发展,“我们家族人众多,十分复杂。自父亲去世后,哥哥接手家业,其中辛苦一言难尽,不足为外人道。”
    她似乎隐晦地向清哑暗示什么,有些歉意。
    清哑轻声道:“大家子都是这样的。”
    又看着她道:“你很不容易。”
    卫晗,是个芝兰如玉般女子。
    卫晗对她轻轻一笑,道:“妹妹也不容易。”
    过几天,卫家送来蜀锦资料。
    清哑翻了翻,还不及方家和严家拿来蜀锦资料的一半多,更不要说其他的了。她也没多说,每天钻在纸堆布堆里研究。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当晚,郭大全专门找她说了一件事。
    原来,他今晚在景江畔一酒家宴请锦署的鲍长史。
    鲍长史生日,郭家将沈家送的一对五彩美人花觚送去了,另外还有礼金,一如其他世家。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往来,虽丰厚,却不足以打发鲍长史,所以才另行打点。
    “鲍大人,这是小人一点心意。小人知道鲍大人未必放在眼里,可郭家才起步,去年又被谢家压着,纵然心里想孝敬大人多些,也是有心没力。好比那鸡,我盼着望着,它一天也就生一个蛋;想它生两个,它也生不出来。大人的好处,小人都记在心里呢……”
    郭大全推给鲍长史一个巴掌大的木盒,一面歉意地笑着道。
    鲍长史看也没看盒子,笑着打断他话道:“你别说得这么可怜。商家的难处本官比你清楚。衙门里大大小小的官吏不知多少,难缠的很,蚊子腿上还要啃两口肉下来呢。你且听我的:请他们吃一顿,再给几个辛苦跑腿钱,也就够了;若是一味地由着他们敲诈,你一副家当都不够他们分的。也别怕他们,有织造大人和本官照应,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