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水乡人家(种田) 第199节
    然不等他做出决定,圆儿却惊喜地跑了过去。
    “郭姑娘,你怎么在这?”
    小厮看着清哑满脸欢喜。
    “你是……圆儿?”清哑有些不确定。
    两年过去了,殷圆长高了不少。
    可是,她还是记起这个卖了古琴给她的少年。
    有了琴,她生活丰富许多,她一直很感激他。
    圆儿见她也记得自己,更喜欢了,道:“是我!郭姑娘,你长高了,也长好看了,我差点没认出你来呢。你怎么来这了?”
    清哑微笑道:“我们家在城里做买卖。”
    圆儿惊喜道:“你们家也来城里做买卖?什么买卖?”
    他们互相问候,看呆了一旁的细妹和后面的方初。
    细妹还只是疑惑,方初心里却有些发慌——郭清哑怎么认得他的小厮?不是他失惊打怪,而是上次清哑弹琴惊了他,他恐怕这里面又有什么牵扯和玄机。
    他慢慢踱步过来,满眼疑惑。
    细妹先看见了他,扯了扯清哑衣袖。
    清哑回头,用眼神询问她何事。
    细妹低声道:“方大少爷。”
    清哑侧目一看,果然是方初。
    圆儿看见她主仆动作,忙看过去,才想起方初,“郭姑娘。这是我家大少爷。我家少爷姓方。我们家是做织锦买卖的。”又笑着叫一声方初,“大少爷,这位是郭姑娘。”
    方初对清哑微笑道:“郭姑娘,好巧!”
    清哑回道:“方少爷好。”
    看看他,又看看圆儿,“原来你们是一家的。”
    方初点头道:“所以说好巧。”
    圆儿见他们居然认得,诧异道:“大少爷也认得郭姑娘?”
    清哑道:“我们做棉布买卖。所以认得。”
    圆儿恍然大悟道:“怪不得!”
    方初看着圆儿问:“你们如何认得的?”
    清哑道:“也是做买卖认得的。圆儿兄弟。以前怎没见你?”
    她听见圆儿叫方初大少爷,便明白当日买的琴恐怕是方家的旧物了,不想当面提起这件事。故而拿话岔开。
    圆儿见她问,忙道:“我在老宅帮大少爷做事,没跟在少爷身边伺候。这两年都是川儿和昌儿跟着大少爷的。姑娘没见过昌儿?”
    清哑摇头,她只记得殷圆。对那个昌儿印象不深。
    圆儿笑道:“那就是川儿跟大少爷的多。你没见过他,所以不认得。郭姑娘。我想起来了,你们家就是绿湾村的那个郭家。我在家听说过的,去年闹的动静可大了!哎哟,你们家真厉害!”
    他亲眼见过郭家婆媳卖枣子和饼。寒酸拮据,这才两年工夫,就弄出这般气象来。所以才赞叹。
    清哑微笑道:“跟方家不能比。”
    殷圆忙道:“那不一样,方家传了多少年了!”
    他只顾说。一旁细妹却不满了,使劲瞪他。
    她自跟了清哑后,见了许多少爷小姐,所有跟随伺候的丫鬟小厮,谁不是讲上下规矩的?可是方大少爷还在这呢,圆儿却跟她家姑娘说得这么热闹,好像他们俩才是朋友似的,她便很不满。
    方初也觉出来:清哑对圆儿比对他亲切。
    他便不出声,只静静听着。
    清哑这时却对他道:“方少爷,告辞了。”
    又对圆儿道:“圆儿再见。”
    圆儿忙道:“姑娘要走了?可要我们送?”
    细妹抢道:“我们就住附近,不用送。”
    圆儿笑嘻嘻的,不以为意。
    方初见清哑说走就走,倒是一愣。
    “姑娘走好。”他说完这句,又想起什么来,叫住清哑,“在下尚未恭贺姑娘大喜。皇上和太后赐赏,想不到的殊荣!”
    清哑道:“谢方少爷。”
    方初道:“在下还有一言告诉姑娘:朝廷单单给郭家专利殊荣,从此郭家更该谨慎行事。若有专利纷争,当以朝廷百姓为重,切莫锱铢必较,不然恐将落人口实,招来祸患。”
    这话和沈亿三说的一样。
    清哑便道:“多谢方少爷提醒。”
    方初道:“姑娘不怪我多事就好。”
    清哑又谢了一次,才带着细妹走了。
    圆儿还伸长脖子望,看她们往哪边走。
    方初却催道:“走吧。”
    往前方码头走去。
    圆儿忙跟了上去。
    等上了画舫,方初坐定了,才问殷圆,“如何认得郭姑娘的?”
    殷圆笑道:“这可巧了!大少爷还记得那架碰坏的古琴吗?那年不是叫我拿去卖了,还说若有人要,也算物尽其用。那古琴就是被郭姑娘买去了。当时郭姑娘还和旧货行的人争这个呢。小的瞧那旧货行的人一脸市侩相,小的就不给他,说郭姑娘只要会弹,这琴就送她。后来郭姑娘就弹了一段。小的觉得比少爷弹的不差,就把古琴送她了。郭姑娘家那会儿还穷,她娘和嫂子来镇上卖枣子和饼,她就送了我一篮子饼,抵古琴,说是不好白要……”
    随着他的述说,方初陷入深深的沉默。
    这只是小事,不过有些巧合!
    他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可是脑中却一片混乱。
    “大少爷说这事巧不巧?”
    圆儿说完了,笑着问方初。
    方初却独自出神,根本没听见。
    “大少爷,大少爷?”圆儿叫。
    “何事?”方初惊醒。
    “我说,这件事是不是好巧?”圆儿再次笑道。
    “是有点巧。”方初道,跟着又告诫他,“此事切不可在人前提起。毕竟那时郭家困窘,提这事等于揭人短。”
    圆儿忙答应了。
    一时又问道:“大少爷,竹丝画的铺子就在霞照开吗?要是大少爷有这想法,不如这两天我就去街上逛逛,寻个合适的店面,省得临到头张皇失措的,来不及。”
    竹丝画,竹丝画?
    开铺子,开铺子!
    方初被触动,又沉默下来。
    他想起刚才看见郭清哑的雀跃心跳感觉,又想起谢吟月的醋意,有些不安: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疑惑地想着,脑中骤然划过一道电芒,忆起上次郭清哑去方家,他似被雷电击中、浑身酥麻的感觉,顿时浑身绷紧——这是……
    他隐隐有些明白了,呼吸霎时停顿。
    脑中一片空白,再不敢往下深究!
    第219章 决定
    见他沉默,圆儿不知什么意思,只望着他。
    好一会,方初忽然道:“去京城开!明天咱们就去。”
    圆儿张大嘴,愣愣道:“明天?”
    这也太急了吧?
    方初斩截道:“就明天!”
    他仿佛做了什么决定一般,眼神很坚定。
    回到家,他请了父亲往母亲屋里,将自己要上京城的事告诉他们。
    他道:“霞照的事就交给弟弟。烦请父亲在旁指教,他也能早些独立担当。北方就由儿子照管了。”
    他拍得竹丝画稿的事方瀚海是知道的,其他事却不知,因疑惑地问道:“怎么这样急?早又没听你说要开张。这都一年了。”
    严氏也道:“是啊,明天就走,也太急了。”
    方初沉默了下,才轻声道:“原先儿子没准备做这个,原是为郭家准备的。郭谢两家相争,儿子恐怕谢家做事太绝,故而命人筹备起来,万一之时好为郭家留条后路,也省得吟月造下罪孽。如今既用不着了,儿子便决定自己来经营。”
    方瀚海夫妇听得目瞪口呆。
    好一会,他才点头道:“好!这件事你做得很好!”
    他看着儿子,满眼自豪,还有感动,又不禁欣慰。
    自豪,是因为儿子行事比他想象更有担当、有分寸,并不盲目袒护未婚妻。他只知道方初曾阻拦谢吟月对郭家下狠手,为此两人还产生了不快,没想到儿子还留有后手。虽然这条后路郭家未用上,但他能预先筹谋,就显示他的担当和智慧。
    感动。是为儿子在诡诈的争斗中还能保持本心。为商者并非不择手段才能获得成功,恰恰相反,更多时候做事要留一线。
    欣慰,他方海涵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
    严氏却看着方初叹道:“好儿子,你这一番苦心只怕吃力不讨好。你太不懂女儿家心思了!那郭清哑真要被吟月逼得走投无路,肯定连带你也恨之入骨,就算收了你的馈赠。也不会感激你。翻身后还会对付你。至于吟月,怪你不该帮郭家还是轻的,甚至会怀疑你对郭清哑有情。所以才对她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