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非也!如若河神当真不存在,那这些日子接连发生的事情该如何解释?”
张明净低头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只怕是有人借鬼神之名,意图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万九洲附和,“我赞同张兄所说的,不过我倒不认为那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也许只是在替天行道、行正义事。”
杨骏看张明净和万九洲都这么说,也不再坚持自己的看法。
鬼神一事,确实有些荒诞。
“但我还是想不通,若这些事真的是有人在背后谋划,短短时日内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张明净闻言,脑内忽然浮现出一张脸来。
但随即他又摇摇头,那人虽然聪明巧思,却不是心机深沉之人。
策划这些事件的背后之人,不但看透人心,还出手狠辣,怎么都不像是那人的作风。
“我听说朝堂之上崔尚书还想重启河渠一案,遭到了其他朝臣的反对,就连圣人都斥责他了。他这次的打算,只怕是要落空了。”
“杜首辅不在了,崔尚书行事是越发没有顾忌,作风也张扬跋扈。一件再清楚不过的案子,他还想翻,能翻到哪里去?还不是看着圣人最近在清算杜首辅生前的事,许多被贬黜的官员重新得到了启用,以为抓到了机会。哪里知道才刚开始呢,就遭到了这么沉重一击。”
“嘘!安兄,这些话还是少说为妙。”万九洲连忙阻止安琥。
安琥是承安九年的进士第六名,为人颇富胆识,也喜欢仗义执言。是那种一腔热血,为了自己坚持的公义可以倾洒一切的人。
过去他是很少来登甲楼的,因为他更喜欢商谈国家大事,而不是一帮人在这里饮酒赋诗。
他不太喜欢杜晚枫这个人,认为他游手好闲,仗着有点小才气就各种风花雪月,不是读书人应该有的作为。
但过去杜晚枫可是这种场合的大红人,也是绝对的中心人物。
所以他不掺和,直到最近才到登甲楼来走走。
“万兄,我可没说错什么。如果真让崔尚书得逞,让那般贪官污吏堂而皇之的再次登堂入室,我安某人哪怕拼着这条命不要,也要向圣人上书!”
“好了好了,安兄,你怎么越发义愤填膺起来了。”
“万兄、张兄,杨兄,还有大家,我们可都是科举出来的进士,是天下万千学子的代表。遇到这等乌烟瘴气之事,当然要站出来据理力争。如果只是担心自己前途,一心为了那个乌纱帽,那就不配为百姓之官!”
张明净倒没什么表示,但其他人都有些害怕了。
这个安琥,说话还真是百无禁忌。以后可不敢跟他一块出来了,否则他在那里一通批判,他们也得跟着倒霉。
“说得好!”张明净将茶盏一放,“安兄此言,深得吾心。”
万九洲有些头疼。
他就知道,张兄不但不会阻止,还会支持安琥的言论。
因为张明净,也是个眼里容不得肮脏事的人。
张府。
“不行!这件事我不允许你插手!”张慎来在听说了儿子的想法后,断然阻止了他。
“爹,你身为首辅,对崔尚书这种行为不批评阻拦,还变相默许纵容,这难道不违背你为官初衷?”
“你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知道什么叫做为官之道?朝堂凶险,君心难测,此事又牵扯甚深,趟这个浑水于张家毫无益处。你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帮为父去查查河神讨债一事。”
第二十六章 真怀念小时候啊~
张明净虽然极力劝说,但仍然更改不了张慎来的决定。
河神讨债一事,其中确实扑朔迷离。
而承安帝白日就召见了这二人,让他们为他私下里查清此事。
“崔行虽然存有私心,但有一句话说对了。朕不允许有心人借鬼神之事煽动舆论,来左右朝廷的决策。此事不宜大张旗鼓,你们两人是朕选出来的状元和榜眼,才识过人心思机敏,这事就交给你们两人去办。”
这两人离开后,承安帝便去了萧贵妃处。
“萧姐姐,朕已经按照你说的去办了。你真的认为河神讨债,只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承安帝还是有些害怕的。
在他九岁的时候,曾经因为天现异象,被群臣要求“自省”。毫无过错的他,硬是胆颤心惊地度过了三年,唯恐天要降灾大闽。
直到之后风调雨顺,他才松了口气。
这一次河神讨债,也牵动了承安帝的敏感神经。
他在朝堂上将崔行呵斥了一通,回来后得萧姐姐安慰,才稍稍心宽。
“圣人不要担忧,大闽在你的治理下国泰民安,怎么可能会有鬼神生乱?依淑儿看,定是有心人有所图谋。这样的人用心险恶,不但想煽动一帮无知百姓,还要惊扰蒙骗圣人,定不能轻饶。”
“还是萧姐姐想得周到,有萧姐姐在,什么河神水神,朕都不惧了。”
…………
学士府。
杜晚枫带着锦玉锦欢在院中玩耍,不一会儿,两张小脸便红扑扑的。
杜婉言站在长廊下,望着三个玩闹的人,一个大孩子两个小孩子,脸上也不禁流露出温婉的笑容。
家仆遣散后,学士府一下子冷清了不少。二十几位小娘,最后只有几人离开。
余下的人心甘情愿留在这个光辉不在的府邸,无需人伺候,轮流做饭,一家人相互扶持,倒也算<a href=https:///tags_nan/wenxinwen.html target=_blank >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