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1章
    董妃默默听着,然后点点头,“知道了。”
    她拿起碗筷,慢腾腾用着膳食。
    满川有些担心,圣人这段时间别说没宿在娘娘这里,就连屏宜公主他也都看望得少了。
    虽然知道新人入宫后,会分走圣人一部分的宠爱,可这也变化得太快了吧。
    用晚膳后,董妃写了几幅字,便歇下了。
    满川看他们娘娘也不见有多抑郁,状态反倒还能算是不错。
    他心里面却有些不踏实。
    这些年他见过许多深宫女人,那些常年见不到圣人而被活活逼疯的女人,让满川又同情又心惊……娘娘要是真的失了宠,再加上她过去又将萧贵妃得罪狠了,没了圣人庇护,只怕日子很快就会难过起来。
    而这种心情,直到看到杜晚枫的新指示后,才安定下来。
    杜晚枫向宫里传信的手段非常隐秘,大闽王朝是个文风开放的朝代。诗集画作、词曲话本,在宫内也非常流行。
    宫里不少主子就喜欢看民间话本,不定时请一些戏班来唱戏。
    杜晚枫这位大闽朝第一才子,也有一些小号。
    小号也非常有名气,其中戏曲大师折柳先生这个名字在大闽文人之间可是地位崇高。
    而杜晚枫还有一小号,乃是话本大手。每隔一段时日,就有他的新作问世。
    董妃是话本爱好者,每次坊间出了什么新话本,就会有人送入宫。双方交流是用暗语,除了他们自己,旁人谁也看不出来这其中的名堂。
    像这种光天化日之下大大方方传递信息,也只有杜晚枫能做得如此自然周密。
    董妃看完了话本,通过暗语加工也明白了杜晚枫要告知她的内容。心中思量着,也有了计较。
    灵嫔得宠后,宫里面有不少人都在等着看董妃的笑话,猜测着她什么时候会彻底失宠。
    萧贵妃那边,早就等着有动作了。
    在众人想象中,董妃这阵子应该食不下咽、睡不安寝。想尽法子讨回圣人欢心,甚至利用屏宜公主来挽留圣人。
    但说来也奇怪,董妃这阵子不但没有日益憔悴、心情烦躁,反而红光脸润、气色很是不错。
    圣人不来,她也没让人去请。平日就在宫内看屏宜公主背背诗、作作画,陪她一块放放风筝。
    还会去御膳房做一些风味菜肴、家乡小点。宫里面也种上了新花草,她亲自浇水培土。
    甚至还写了一出戏,请宫里的乐师伶人来排演。
    戏的内容颇有些意趣,表达的不是男女情爱,而是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们在王国里自由自在又充满着冒险的故事,看得屏宜公主哈哈大笑。
    而这出戏没多久就流传到了坊间,戏班还从未没有排过这样的戏。小孩子们简直对这戏喜欢得不得了,总是央求大人们带他们去看。
    这出戏因为出自董妃,还让她得到了不少文士的赞美。
    第一百七十七章 扬名造势
    认为董妃不只是有才,还拥有一颗纯粹美好的心灵,才能写得出这样欢趣灵动的故事。
    董妃原本哪怕受宠,那也只是圣人众多女人中的一个。提到后宫,那大家伙儿最先想到也是唯一想到的人便是萧贵妃。
    萧贵妃名声不好,在满朝文武和老百姓心目中也不是什么好形象。她的叔父岳卿侯强占民女,杀人害命,却因为有萧贵妃这样的靠山,最后只是削了他的侯位。
    而萧平,那就是禽兽化身,哪怕那件事情发生多年了,他这个形象也因为太过深入人心,至今还是不少人暗讽对象。
    可董妃不同,比起百姓心目中干涉朝政、心狠手辣的后宫毒妇萧贵妃。她只因为编排了一出戏,就在众人心目中留下了亲和美好的印象。
    尤其在得知她排这出戏,都是为了她心爱的女儿时,便更加感慨。
    原来高高在上的圣人宠妃,也不过是个疼爱女儿的母亲,与天下间万万千千普通女人一样。
    紧接着他们又知晓这位董妃和萧贵妃完全不一样,她的父亲是出了名的厚道好官。董妃自己哪怕得宠,许多事都还亲历亲为,善待宫人,完全没有主子的架子。
    百姓们越发喜爱这位董妃,连带着称颂圣人有眼光。恩宠董妃这样有才学又善心的妃子,才是圣人之福、大闽百姓之福。
    一时间,就连后宫也都听说了董妃在坊间的名声。
    如此受百姓喜爱,那就算是失了宠,承安帝也不好对董妃做得太过。何况宠幸董妃,那是很得民心的事情,承安帝犯得着在这时给董妃难堪、让众人说他色迷心窍、喜新厌旧吗?
    最最重要的是,董妃在大闽臣民那里是真正露脸了。
    以前百姓中有多少在意董妃、听过她这号人的?
    现在不一样了,大家不只知道萧贵妃,也知道董妃。
    再想得深入一点,如此得民心的董妃,那是否与后宫之主的位置更进一步?亦或者她要是生下了皇子,凭着生母的好名声好口碑,也会让更多臣子偏向于她。
    别忘了,在大闽王朝,文官握有绝对的权力。得了文人的心,那你做事情可就方便多了。
    当然,董妃之所以这么受欢迎,还因为萧贵妃的衬托。
    大家都知道萧贵妃不是什么好人,那无形中被竖立为了萧贵妃对手的董妃,很容易就得到了众人的拥戴和支持。
    承安帝这两日频频往芳熙殿跑,还亲自观赏了董妃排的戏《奇遇记》,是频频赞赏,眉眼间还有佩服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