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董妃,自遇到她后每每给他惊喜。而无论是这份胸襟和品行,也都让承安帝钦佩。不争不抢,不喜不怒。虽然爱他,却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
“爱妃,这些日子朕没来看你,你可怪朕冷落了你?”
“不会啊,圣人是天下人的圣人,不是臣妾一个人的。臣妾喜欢圣人之心,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臣妾这儿,圣人可以想走就走,你要来时臣妾自当欢迎。”董妃温柔笑道。
承安帝却听得有些不是滋味。
“想走就走,爱妃,后宫中恐怕也只有你一个人会对朕这样说了。”
“圣人是君,拥有佳丽三千,本来就不是一个女人能留住的。既然不能强留,那臣妾何不随心一些。左右也伴了圣人多年,哪怕以后没了圣人宠爱,过往这些年留下的美好回忆,也够臣妾回味一生、珍惜一生。”
承安帝蓦地抱住董妃,“爱妃,别这样说,朕心疼。”
后宫众人没等到董妃失宠,却看到她不过半月又再次复宠了。
这一次就连她们都不得不承认董妃这个女人不简单了。
每一次在她们以为董妃不行了时,她总是有办法重新赢回圣人的心。
萧贵妃又一次发了脾气。
她气的不是董妃这么快又重新得宠,而是那个女人居然莫名其妙就得到了人心。
程子灵的入宫,本来可以重挫董妃。
她都等待着看董妃慌了手脚、费尽心机哀求圣人留下的样子了,哪里知道她能如此淡然。
还每天给自己找那么多事做,一副缺了圣人也能活得很好的样子。
一开始萧贵妃在听到宫人禀报后,还嗤笑这个女人不过是在装腔作势。她嘴硬不了多久,很快就会投降的。
但哪里知道,她竟然也会排戏,还给她整出了名堂。
萧贵妃觉得这件事有古怪。
似乎有什么人在暗中襄助董妃,不然不可能会这么顺利。而且在没有人刻意宣传下,坊间也不会抬高董妃。
只是萧贵妃派人查探了,从前到后也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来。
满川最近心情可是好得不得了。
公子一出手,便解决了娘娘这边的危机。
最妙的是,萧贵妃和其她宫妃那里都琢磨着娘娘这次要怎么讨圣人欢心,谁知道娘娘压根没理会圣人,还给她们来了一出大的。
看到其她妃子失望又艳羡的模样,满川心里面痛快得不得了。
这一次公子的计策,为娘娘赢得了名声和民心。
以后不管是萧贵妃还是圣人,在对待娘娘的事情上也不得不更慎重了。此举也帮助娘娘奠定了她在后宫的地位,无形中为她提供了保护。
起初他还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将娘娘推入不利的位置,但转而想萧贵妃视娘娘为眼中钉肉中刺,避是避不掉的,那还不如主动站到她的对立面去。
而且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她们不和。
这样有两个最为明显的好处。
第一,对萧贵妃的不满很大一部分就可以转化为对娘娘的喜爱和支持。朝中那些对萧贵妃早有不满的官员,心里面不自觉会偏向董妃,这可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谁都知道萧贵妃和娘娘不对付,那只要娘娘和屏宜公主出了事,第一个怀疑的就是萧贵妃。其她妃子被害,坊间大多不知道这个事,知道了也懒得过问太多。可现在董妃不一样,在坊间有不错的名声,她要是被萧贵妃害了,那事情可不会这么容易过去。
满川对自家公子可是佩服之至,短短时间内就能拿出这样一个计策,还帮娘娘扬了名、造了势,当真是厉害!
第一百七十八章 很精辟!
大娘从宫内回来了,还让揽禾来请杜晚枫过去。
“大娘——”
“枫儿快过来坐。”
这次进宫,大娘记着杜晚枫的嘱咐,先去了苏太妃那里,好好与她联络了感情。之后由苏太妃带着去拜见太后,被宫人给打发了,没有看见人。
“苏太妃先前就跟我说,这些年太后很少见客,除了圣人和萧贵妃大多都被打发了。我觉着就这样回来不好,太后见不见我那是她的事,但我如果入了宫都不去拜见,那就是我不懂规矩了。苏太妃见我说得有理,便陪我过去了一趟。”
杜晚枫点点头,“大娘可否与我说说当时具体情形?”
“我和苏太妃去了太后寝殿,苏太妃言明情况,太后身边的大宫女便跟我们说太后参研佛法,旁人不可打扰,也不必来拜见。就算是圣人,近些年也因为不想影响太后清修,也不再每日去向她请安。”
说着,大娘又补充道:“前阵子花满都去求赐婚圣旨,太后倒是见了,因为是喜事也痛快应了下来。”
杜晚枫听罢,沉默了下来。
难道是他想多了?太后那边并无异样?
但这不合情理啊。
“不过枫儿啊,大娘觉得有一件事有些奇怪。”大娘犹豫着说道。
“什么事奇怪?”杜晚枫忙问。
“我发现太后寝殿除了那位大宫女,伺候她的宫人都换了。太监、宫女、嬷嬷,还有花匠,都是生面孔。我问苏太妃是怎么回事?苏太妃告诉我,因为前些年太后生了病,迟迟不见好,还有加重的趋势。萧贵妃便认为这些宫人照顾不周,让圣人将他们都换了。”
“这可是重要的情况,还是大娘细心。”杜晚枫诚心赞道。